匠心交融 丝路共鸣 ——2025年“中国铜业杯”有色金属行业班组长综合技能竞赛侧记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5-11-05作者: 苏畅依娜 黎佩佩 柳国娅

10月,古都洛阳再次敞开怀抱,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伊水河畔,龙门石窟诉说着千年沧桑;应天门下,再现隋唐盛世。此刻,洛阳再次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与工业文明对话的舞台。

2025年“中国铜业杯”有色金属行业班组长综合技能竞赛在这座千年古都举行,竞赛分海外和国内两个赛道,汇聚了来自全球8个国家10家单位的近60名海外选手以及国内56家单位的360名班组长,总规模近500人。这场跨越国界的盛会,是匠心交融,更是丝路共鸣。

同台切磋筑匠心

10月20日和22日,海外赛、国内赛相继在洛阳铜加工开赛。海外赛竞技场上,中铝秘鲁矿业参赛队成为赛事亮点。5名选手精神抖擞,班长指挥若定。竞聘演讲环节,他们精准地呈现了清晰的逻辑、流畅的表达、敏捷的应变以及对岗位的深刻认知。现场实操中,在“桌上冰壶”环节,团队动态调整战术,默契配合。最终中铝秘鲁矿业与缅甸铜业摘得团体金奖。

中铝几内亚参赛队员穆罕默德·马加苏巴表示,竞赛项目贴合实际,其中模拟器的精度和反馈系统的灵敏性提升了他对精细操作的认知。他特别指出,中国班组长采用的“班后五分钟总结会”极具启发意义,回去后会把学习到的精细化点检标准用于优化点检清单,以提升设备可靠性。

“我认为责任感以及激发他人信心与潜能是优秀管理者的核心品质。在竞聘演讲中,我努力展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领导力。”科伊苏尔丹矿业的方智说。

国内赛场同样精彩,56家单位的选手“过关斩将”,在“质量影响因素排查与控制”“竞速翻转”“现场勘查”“生产现场改善”一比高下。西南铜业参赛队员陈健坦诚道:“我们是第一次参赛,但赛前跟着老师傅练了两个月,从工具使用到现场勘查,每个环节都过了好几遍。”队长溪小凤聊起最难赛项,眼神一亮:“‘生产现场改善-整理整顿’的巅峰任务最难,光工具制作就试了好几种方案。我们的对手组特别聪明,一次就把3个装玻璃球的水杯从禁区取到指定地点,那思路值得学!”

古都千年传文脉

赛事期间,组委会精心策划了文化体验活动,让“竞技洛阳”进一步延伸为“感知中国”的旅程。

在海外赛闭幕式的才艺展示环节,从展现本土风情的《河洛大鼓》,到海外队伍带来的《欢乐秘鲁人》《几内亚我们的天堂》等充满异国风情的舞蹈,现场气氛热烈。尤其是海外选手一曲深情的中文独唱《感恩的心》,更将活动推向高潮,真挚表达了参赛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当天下午,组委会安排海外班组长现场观摩了国内班组长技能竞赛。从“班前会”的安全交底到随后的“隐患排查”展现了中国工人认真细致的态度。沉浸式的观摩让海外选手深受触动。

观摩完国内赛,海外选手乘车来到洛邑古城。一下车,“千年古都、华夏圣城”的恢宏和“古今辉映、诗和远方”的亮丽让这些远道而来的海外选手眼前一亮。

海外班组长们沉浸于一场富有诗意的中国文化体验:他们尝试剪纸、漆扇等非遗制作,品尝特色美食,并观赏了蕴含书法笔意的古典舞蹈。一位队员由衷赞叹:“我知道这叫‘礼仪之邦、锦绣中华’!”活动现场高潮迭起,两位几内亚选手登上传统戏台,用中文热情问候并献上家乡舞蹈,这场欢乐的“快闪”瞬间点燃全场,吸引了四方游客。

斩获团体金奖的缅甸铜业代表赛昂博表示,中国的美食与洛阳的文化遗产深深吸引了他,已记录许多精彩瞬间与家人分享。在他看来,竞赛的意义超越输赢:“快乐、团结、和平与文化交流比竞赛本身更弥足珍贵。提升技能是核心,比赛只是其中一环。”

丝路新程共此声

有色金属行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启国际产能合作的探索之路。40余年来,行业国际产能合作规模持续扩大、层次不断深化。尤其是近10年,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在刚果(金)、赞比亚、几内亚、印尼、秘鲁、巴基斯坦、蒙古等国成功落地一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不仅推动当地经贸发展、带动先进技术装备合作,更深化了全球产业链融合。

海外班组长纷纷表示:“这次比赛机会非常珍贵,我们见识到了中国文化、中国技术、中国经济的发达。”中铝秘鲁矿业运营改进部的一名选手告诉我们,他主要负责高级数据分析和数字化转型。精益生产是“人”和“物”两方面的改进,公司一方面通过实施数字孪生技术,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流程,另一方面提升人的能力,通过人与物的双向协同,放大叠加效应,超额完成矿山生产计划。

来自中铝几内亚的陆西朗·西拉说:“这场比赛像一座‘桥’,连接了‘标准’与‘理解’。让海外员工不仅学到中国的技术标准,更通过亲身体验,理解了标准背后的逻辑和人文关怀,这使得我们在本土化执行时能更准确、更富成效。”

国内选手也通过这次深度交流对“国际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国际化”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双向的赋能、共同的成长。

主办方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用心打磨赛事品牌,让大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契机,让每一名选手的成长都能带动一群人的进步,使属地团队真正成为海外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最终赋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