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一天从凌晨五点开始 ——记贵州省“金牌工人”、中铝集团优秀班组长张佩军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5-10-27作者: 李晓倩

凌晨5点,天还没亮,遵义铝业溶出车间已响起脚步声。张佩军照例提前1小时到岗,手电筒光扫过管道、阀门、泵体——这是他15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2010年,张佩军还是连流程图都看不懂的新人;如今,他已是贵州省“金牌工人”、中铝集团优秀班组长,带领遵义铝业溶出车间丙班连续8年获评“优秀团队”,实现15年安全生产“零事故”,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超2000万元。

2021年,溶出套管结巴问题愈演愈烈,换热效率断崖式下滑。老师傅们摇头:“这病,治不了。”张佩军带着班组白天蹲现场测温度、调压力、试水流,晚上翻资料、画草图,记录本写满3本,边角都磨出了毛边。有次半夜灵光一闪,他翻身下床直奔车间,保安远远看见人影晃动,差点当成“可疑人员”拦下。6个月后,他创新应用高压清洗机,精准匹配水流压力与流量,“量身定制”清洗方案,一年省下990万元。领奖时,他笑着摆手:“不是我厉害,是问题逼我们长了脑子。”

外送精液合格率从92%提到98%,别人问秘诀,他伸出手指:“看压力表指针抖不抖,听泵声稳不稳,摸管道温不温——差一度,整批料就废。”他给班组定下“三查三改”规矩:查隐患、查效率、查损耗;能马上改的,绝不拖到下班。有新员工嫌烦:“太较真了吧?”他反问:“你愿意喝92分的水,还是98分的?”一句话让年轻人红了脸。如今,12个徒弟成了能操作、会维修、懂工艺的多面手,有人已能独立带队。他说:“技术不怕传,就怕断。”

2024年冬天,溶出系统突发故障,高温料浆压力异常,随时可能喷溅。张佩军二话不说住进车间,72小时连轴转。同事劝他歇会儿,他摆手:“它现在像发烧的孩子,得有人守着。”故障排除那晚,他靠着控制柜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对讲机。第二天,班组没人提“辛苦”,只默默把他的保温杯灌满热水——那是他们对张佩军最朴素的敬意。

张佩军牵头编写的15项标准化操作规程被贴在每个岗位最显眼处;组织开展了200多场应急演练,连保洁阿姨都能准确指出灭火器位置。有一次巡检,他发现一处弯头磨损异常,立即叫停更换。“才裂了一道缝,至于吗?”有人嘀咕。他没解释,直接换新。3天后,同型号弯头在别处爆裂——他提前拦下的是一场可能引发停产的安全事故。15年来,他带队排查出隐患1300余项,整改率达100%。他说:“我不信运气,只信多走一步。”

在溶出车间,张佩军不是最响亮的声音,却是最稳的那根“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提前到岗、反复确认、亲手示范。正是这无数个“提前”和“反复”,让一条老产线持续焕发新生,也让“工匠”二字有了滚烫的注脚。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