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夜宵到一座车棚 ——东南铜业把“急难愁盼”变为“可感可及”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5-10-22作者: 彭茹

在东南铜业,民生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员工餐盘里的热汤、通勤路上少走的200米、车棚下省下的15元充电费,以及健身房里随手翻到的《三体》。这家企业正用一连串“小切口、实举措”,把“以人为本”四个字一笔一画写进日常——从舌尖到脚尖,从安全到健康,从工作到生活,每一处细节都透着对新一代产业人的尊重与关爱。

夜餐不再将就,每一口食材都不再“猜谜”

东南铜业的食堂改革是从一份员工满意度调查开始的。2025年初,东南铜业收到的高频反馈集中在两点:夜餐单调,食材新鲜度全靠“猜”。面对员工诉求,东南铜业迅速行动,组建由工会、后勤、纪检和职工代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启动食堂服务优化专项工作。

调研组先后赴滇中有色、易门铜业、中铝瑞闽等兄弟单位,学习其在食堂标准化管理、食材溯源、员工参与监督等方面的成熟做法;同时,还主动对标社会先进,走进福州地铁集团、福州市台江区税务局等外部单位,了解其在夜班餐保障、菜单动态调整、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调研过程中,成员们边看边记、边议边想——“人家的食材采购全程公示,咱们也得把好质量关!”“夜班员工总说想吃口热乎的,夜餐得加些馄饨、面条!”

基于调研成果,东南铜业制定出台《员工食堂优化提升实施方案》,目前,食堂运营模式切换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11月起,员工下夜班就能吃上热腾腾的多样化夜宵了。

厂内装上“电子交警”,厂外打通“生命通道”

通勤安全是员工挂在嘴边的“老大难”。有人抱怨厂区车速快,拐角盲区总怕撞上;也有人吐槽3号门下班得绕200米,多走的每一步都是疲惫。东南铜业主动出击,把问题拆解成“厂内+厂外”两个“战场”同步推进。

在厂区内,9个雷达测速点全天24小时上岗,抓拍准确率高达97%;4个违停抓拍点自带语音提醒,车一停错位置,喇叭立刻“滴滴”警告;5块可视化诱导屏滚动播放实时路况,8组红绿灯精准分流人车,再加上48934米新刷的道路标线——箭头、斑马线、停车线清晰如新,整个厂区道路直接“升级”成市政标准。物流司机张师傅说:“以前开车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现在红绿灯一亮、测速屏一响,规矩立住了,心里反而踏实。”

在厂区外,东南铜业多次与福建省宁德市交警支队协调,终于打通3号门直行通道,让员工下班少绕冤枉路;针对疏港路人车混行隐患,推动加装物理隔离栏、优化信号灯配时、增设掉头标识,把“危险路段”变成“安心通途”。

光伏棚下充电15元,健身房里能看《三体》

6月30日,东南铜业5.04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表面看是绿色能源工程,实际解决了员工最头疼的“停车暴晒”问题——宁德夏季车内温度动辄60摄氏度,露天车位能把车烤成蒸笼。光伏车棚一盖,200个加长车位全数遮阳挡雨,私家车主刘姐笑着说:“以前台风天担心车被泡,大热天担心座椅烫屁股,现在有棚子罩着,比买保险还安心。”

8月,光伏棚旁配套的15台双口充电桩同步投用,依托光伏电价优势,充电费直接砍到市场价一半——“外面充一次30多元,这里15元管‘饱’,还不收服务费。”电动车车主陈师傅成了充电站常客。与光伏项目同步建成的百米风雨连廊,覆盖厂区主干道,质检员小林说:“以前雨天上班裤腿湿半截,文件得套塑料袋,现在走连廊,包里资料干干爽爽。”

9月,东南铜业员工体检与职业健康体检双轨并行,健康档案一人一档,分时段预约确保排队不超过15分钟,体检报告还附带个性化健康建议。工会同步升级配套:新购跑步机、综合训练器,开辟独立乒乓球室,更向宁德市总工会争取到图书触摸屏,电子阅览库里《三体》《人类简史》都能看。

从停车到充电,从健身到阅读,东南铜业的“民生补丁”,补的是生活缝隙,暖的是人心。员工嘴角上扬的弧度不仅是满意度的提升,更是归属感的悄然生长。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