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集团技能人才系列特别策划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4-12-16作者:

中铝集团技能人才系列特别策划

技能有多高舞台就有多大

编者按   中铝集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把培养大批掌握精湛操作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长远之计,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改革、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本报推出特别策划,展示2024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铝业杯”第十七届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部分获奖选手风采,以骐骥良马带动千军万马,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铝电解工( 多功能机组操作工)项目

第一名:李呈涛

“我是‘小青年’,也是‘卖油翁’”

我是李呈涛,自入职广西华磊的第一天起,我便每日奔走在电解铝厂生产现场,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潜心学习理论知识,细致观察实际操作,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前辈求教,不断积累实践经验,立志成为多功能天车操作“大拿”。

在电解铝生产流程中,出铝作业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其精准性直接关乎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我提出了“精确计算+精细操作”的“出铝新模式”:首先仔细查看总指示量,详细计算每台槽的具体需铝量并准确记录结果;在实际抽铝时,严格依据这些计算数据,结合对槽况、铝水及电解质的深入了解进行精准操作。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我养成了细致入微、精准无误的操作习惯,练就了“独门绝技”——每次出铝都把误差控制在正负10公斤以内。

在我看来,无论是出铝下管、换极开口,还是阳极装槽,这些看似寻常的操作都是对技艺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我深知,唯有通过不断地练习总结,再付诸实践,方能将技能操作水平锤炼至炉火纯青之境。我坚守生产一线,无数次重复那些看似简单实则极富挑战性的动作。“每一次操作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每一次成功都是对自我的一次超越。”正是这份对技艺的极致追求,让我在平凡岗位上成为不平凡的“卖油翁”。

第二名:黄端

“我是‘天车舞者’,也是小师傅”

“天车就是我的手和脚,移动起来仿佛随心所欲。”我是黄端,广西华磊电解铝厂多功能天车操作工,被同事称为“天车舞者”。

初入电解铝行业,面对庞大复杂的天车设备和烦琐的操作流程,我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好奇。“要想在这行站稳脚跟,必须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怀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匠心之旅”。

我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天车的构造与运行原理,逐渐掌握了天车操作的精髓。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我的天车操作技能不断提升,无论是吊装铝锭、搬运物料,还是进行复杂的阳极更换作业,我都能游刃有余地完成,驾驶天车灵活自如地穿梭在电解槽之间,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而精准,仿佛与天车融为一体。

在更换阳极作业中,我独创了“十字瞄点换极法”:在更换阳极时,只需按照“十字瞄点”的指引,就能迅速而准确地完成开口、拔极、装极等一系列操作。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还确保了操作质量的稳定高效,让我们生产区域换极数量遥遥领先,操作质量无可挑剔。

面对新员工,我总是耐心地为他们讲解天车操作要领和安全注意事项,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要求。我所在的生产班组始终保持着“来一个、教一个、会一个、再培养一个”的传道授业“小循环”,通过“师带徒”模式不断传承好习惯、好方法、好技艺。

第三名:覃卫国

“我是‘老同志’,也是‘生力军’”

我是覃卫国,从操炉工到主操,再到多功能天车操作工,我在广西华磊电解铝厂多个岗位历练。

在电解铝厂工作,既要有良好的体能,也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多功能天车操作,需要胆大心细、精准操作。每次出铝作业前,我都严格按照标准检查抬包,并将检查结果记入工作表中,养成了“再多看一眼”的工作习惯。正是因为这个好习惯,我每次出铝作业时间都保持在20分钟以内、抬包发生堵管概率低于5%,大幅提高了电解铝厂出铝作业效率。

2014年及2015年,我两次赴遵义铝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也在与同事分享的过程中提升了技能素养,完善了技艺水平。

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我多次担任带教工作,先后带教、培养出多名年轻的多功能天车操作工。作为带教师傅,我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他们也积极主动地将练习中发现的小技巧、小方法分享给我,共同进步,成了班组、车间的“好榜样”。

在电解铝岗位上,我已经是一名“老同志”,体能和技艺也远不如年轻同志。但我依然是一名优秀的天车工,我将继续努力,创造更多价值,将自己的“光与热”最大化体现在工作中,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氧化铝制取工( 母液蒸发工)项目

第一名:许荣标

“我是‘最美退役军人’,也是‘金牌工人’

我是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氧化铝厂蒸发车间乙班班长许荣标,广西平果市第一届“最美退役军人”、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金牌工人”。 

参加工作以来,我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通过比赛提升个人技能。2020年11月,我在“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班组长网上练兵”中一举夺魁;同年12月,我参加“中国铜业杯”全国有色金属行业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并获三等奖。2021年10月,我参加“中国铝业杯”蒸发工技术比武并获第六名;12月,我在中铝集团班组长综合管理技能竞赛中获优秀奖。

面对技术难题和极限降本目标,我积极推进车间和班组精益生产管理,制作日常作业活动标准作业卡,编写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开展QC攻关,参与技改项目,每年为企业创效近600万元。

2019 年6月,我担任曾获“中央企业红旗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的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氧化铝厂蒸发车间乙班班长。我提出了“四严管理法”:一是严管员工责任落实,以班组固定工作时序图为指导,精心制定全体班员个人履职计划。二是严抓员工技能水平,对班员开展现场理论知识培训,积极推行“师带徒”模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三是严查员工行为规范,严格把关班前会,确保员工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工作。四是严守“三谈三访”工作制,用关怀与理解化解员工内心困扰,让班组成为团结和谐、充满创新活力的集体。  

第二名:唐强

“我是‘95 后’,也是创新创效能手”

我是“95后”唐强,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氧化铝厂蒸发车间生产丙班主操,曾获中铝平果铝企业2022年度先进员工、2020年度“青年创新创效能手”、2019年度优秀团员等荣誉。

我喜欢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待工作,我始终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严守纪律、严谨操作、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对于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不但力求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且进一步追本溯源,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2020年,我在第十六届“中铝工匠赛”职业技能竞赛中获氧化铝制取工(蒸发方向)赛项第二名,并获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合理化建议成果一等奖。

2020年8月,我担任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青年创新创效小组组长,带领团队每季度申报一个创新课题,累计申报16项,完成15项,获奖8项。其中,5个项目获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创新创效大赛一等奖、2个项目获三等奖。

在中铝集团SOP编写工作中,我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蒸发车间42项标准操作程序的编写与修改。我积极开展QC攻关,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024年,我参与的“两带两创”活动项目获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一等奖。

第三名:黄庭斌

“我是‘明星班组长’,也是创新‘火车头’

 我是黄庭斌,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氧化铝厂蒸发车间乙班蒸发工,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2005年度“优秀班组长”、2008年度“明星班组长”。我所在班组被评为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明星班组”,连续两年被评为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工人先锋号”,2010年被评为“中央企业红旗班组”。

蒸发工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循环母液浓度,也是考核的重要指标。2008年,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氧化铝三期蒸发工序投产初期,循环母液浓度稳定性较差。我带领班组人员对现场认真观察,并与其他班组沟通,对比不合格的取样与现场化碱情况,总结了一套全新的操作方法,确保片碱液流量及浓度稳定。此方法被车间采纳并进行推广。两年来,乙班不但完成了循环母液产量目标,循环母液班样合格率也远超考核指标。

我以提高班组整体素质为宗旨,积极打造业绩好、队伍强的班组,以“师带徒”一对一的方式,手把手传授操作技能,从设备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故障处理技巧、安全生产标准、质量指标控制分门别类进行讲解,让新员工尽快提高操作技能。在每个白班下班后,乙班都组织班员到现场熟悉流程,班组整体操作技能快速提高,为氧化铝三期蒸发工序顺利试车投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9年,中铝股份广西分公司氧化铝厂进行机构改革,我迅速转变观念,将循环水班组人员纳入蒸发班组日常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很快走上正轨。我每周组织一次学习活动,对生产操作、指标控制、现场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回头看”,班组在分公司班组劳动竞赛中表现突出,多次排名第一。


电工(有色金属企业智能工厂方向)项目

第一名:刘峰瑞

“我是‘技能状元’,也是年轻的‘老师傅’”

我是刘峰瑞,包头铝业调度通信中心员工。我参与了包头铝业多项改造工作,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两次获“包铝技能状元”称号,在“宁夏能源杯”中铝集团变电设备检修技能培训比武中获第三名。

我思维活跃,善于从工作中发现问题,用创意解决实际问题,总结提炼了十多项创新成果,创效400余万元。2023年,我参与了铝四所整流循环水泵房无人值守项目,通过信息化、自动化手段将循环水泵房的设备运行状态及主要设备参数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旧系列水泵房无人值守信息化,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企业节约人工成本约25万元。随后,我参加了铝三所整流循环水泵房无人值守技术改造项目,进一步推广已取得的技术成果。

作为年轻的“老师傅”,我全力帮助新员工成长,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并在检修过程中积极组织大家在现场学习,为大家讲解技术要领。我把培养员工独立思考的责任心和处理故障的能力放在第一位,从毫无保留“手把手”教授,到作为“陪练”、组织技术比武,再到督促员工养成紧盯问题不放过的习惯,我耐心地讲解每一项实验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工作心得,充分发挥技术骨干“传、帮、带”作用,为青年员工搭建提升技能、共同进步的学习平台。

向专注致敬

张潇潇

一枚枚奖牌背后藏着多少艰辛汗水?一门门绝技绝活是怎样练成的?中铝集团能工巧匠将个体变成“关键自变量”,在各自领域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用追求极致的品质和精湛的工艺技术诠释了“技能有多高,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让我们感悟到挑战自我、永不言弃、创新创造、追求完美的敬业之美、技能之美、创造之美、劳动之美。

赛场上的高光,源自日拱一卒的坚持。能工巧匠对工作有着深深的热爱和兴趣,能够长时间、全神贯注地扎根一线、投入工作,倾注于一个个零件、一道道工序、一次次试验。他们坚持对工作成果的极高要求、对细节之美的品质追求,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实践和经验积累,掌握了各种复杂而精细的工艺技巧和高超技术,能以极高的精度和效率完成任务。他们深知技艺的珍贵和传承的重要,不仅致力于技艺的延续、经验的积累、文化的传播,还在传承中创新,将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融入传统工艺技术,实现工艺革新和技术攻坚,推动行业进步和发展。

向专注致敬,向极致努力。无论我们身处什么行业、有着怎样的梦想,无论我们所做的事能影响多少人、贡献多大力量,只要我们正在专注着自己的坚持,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够了不起。让我们通过长期专注和极致努力沉淀出专业技能、丰富学识、儒雅气质,在自己的赛道上不断突破自我、创造奇迹,收获人生惊喜。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