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向未来 ——中色科技加快智能制造建设步伐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4-08-14作者: 汪翠婷

中色科技的前身洛阳有色院成立于1964年,2002年改企建制发起成立中色科技。60年砥砺奋进,中色科技深耕有色金属加工工程咨询、规划、设计、装备研制及总承包领域,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体系的形成和转型升级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1年,中色科技启动市场化改革,立足科技研发,服务行业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自身近60年在加工工艺、技术装备等领域的技术积淀深度融合。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中色科技在数智化浪潮中走在了前列,一大批数智化成果得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G点亮“黑灯工厂”

今年1月3日,中色科技承建的国内首个铝板带加工“黑灯工厂”在中铝瑞闽正式投产运用。

传统铝加工行业热处理工序车间的操作大多依靠现场操作手,完成一次作业需要一名行车操作工操作行车、一名地操指挥。“黑灯工厂”项目实施前,热处理工序全程采用人工操作方式,效率低,设备利用率不足。

所谓“黑灯工厂”,不是说车间漆黑一片,而是指作业的高度智能化。中色科技承建的“黑灯工厂”项目,以WMS及调度系统为组织核心,以自动化中控系统为控制中心,向上与MES系统对接,向下完成了5G网络对子母车的远程精准定位和控制、退火炉自动运行、无人行车精准装卸、智能物流中控系统开发、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开发等一系列工作,并与工厂制造执行系统无缝衔接。

该项目实现了工序任务自动接收、物料自动转运、生产工艺自动下达、执行结果自动反馈,实现了“热处理工序车间全天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运行”的目标,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科技“加持”  智能装备再升级

装备制造业是中色科技的主营业务之一。近年来,中色科技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色金属加工先进工艺和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等平台,组建技术团队大力开展高端装备技术攻关,对标国际先进,成功研制出国产首台2800毫米六辊铝带冷轧机、2300毫米铝合金带材高速切边机,满足了民用包装材料、汽车工业、建筑装饰材料、电子材料等重点领域高端铝合金带材生产装备需求,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在实现了进口替代的同时,设备还远销海外。

“运用创新手段,让设备更智能。2023年,我们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新产品研发,目的就是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中色科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娄建亭介绍说。

凭借“宽幅铝板带智能化冷轧关键装备及控制技术研发”项目,中色科技在第十五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上成功摘得2023年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该项目突破了铝板带轧制过程中板形控制技术瓶颈,有效提升了产品板形和厚度控制精度。

不仅如此,中色科技还在服务国内外重大铝加工厂设备技术改造方面做足文章。

“制造业转型升级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观念的提升。现在都提倡个性化定制,我们也正在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中色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京诚说。

中色科技研发的技术装备,满足了我国铝板带冷粗轧加工对高精度、高效、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需求,在铝板带智能化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中色云”平台 成就行业领先

不仅在“看得见”的生产线上智能化成果“琳琅满目”,中色科技还成功搭建了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输出“看不见”的工业智能科技创新服务。“中色云”平台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近日又被认定为河南省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有色金属加工企业人、机、物、系统的全面互联,为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化延伸提供整套解决方案,大幅提高企业采购效率和工作标准化水平,助力企业创造更大经济效益。

今年,中色科技获评“河南省绿色制造服务供应商”,中色科技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车间获评“2024年度河南省智能车间”。

中色科技将持续抢抓智能制造发展机遇,聚焦“新中铝”建设目标,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互联网平台等方面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有色金属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