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迸发“硬核”力量 ——山西新材料持续强化技术研发侧记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4-06-26作者: 杨红 郭跃萍

“通过调整赤泥和激发剂的配比,本周试验的几批赤泥粉煤灰砖抗压强度达到了十几兆帕,但还是偏低。下周还要再调整配比,再做几次试验看下情况!” 山西新材料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张雷蓬皱着眉头说道。

5月底的一天,凌晨1点,技术中心4楼会议室依然灯火通明,赤泥工作团队6名成员围在一起,激烈讨论着赤泥粉煤灰砖抗压强度问题。

在2023年“一种固废复配型粉煤灰激发剂及其应用”成功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证书的基础上,山西新材料一线科技人员持续加大赤泥等固废分析研究力度,力争找到更多资源化利用途径。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因其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其资源化利用受到氧化铝企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高度关注。

山西新材料加大与地方政府合作力度,积极投入河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固(危)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建设,并结合行业和生产特点,与地方政府围绕氧化铝赤泥、铝灰等生产废弃物,共同探索尝试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国产矿赤泥在煤矸石制砖、灰陶琉璃仿古砖的成功应用,2023年赤泥综合利用量为3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17.39%。

山西新材料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固废复配型粉煤灰激发剂及其应用”将赤泥作为激发剂,通过赤泥的碱激发粉煤灰的活性,生成低成本的粉煤灰激发剂,并且可以有效封存、固化固废中有毒有害物质,实现对固废的资源化利用,为铝冶炼行业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较好的经济、环保等综合效益,也为山西新材料实现赤泥资源化利用储备了一项新技术和新方案。

近年来,山西新材料贯彻新发展理念,健全考核机制,集中力量攻关,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对生产的驱动作用,以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科技工作者下大力气突破困扰企业高效生产、资源化综合利用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并在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工艺优化、赤泥铝灰等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国内首创烧成窑协同资源化利用生产工艺技术,拥有二次铝灰、电解大修渣危废经营资质的企业,资源化利用规模达5万吨/年。

山西新材料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以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立足点,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打造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厚植发展核心优势。该公司成功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西省技术标准创新基地”。2023年,该公司共评选出技术创新奖83项,采纳合理化建议144项,获国家专利局专利授权16件。

在做好专项科技研究的同时,山西新材料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服务生产作用,针对提产降耗的痛点、难点,成立专项攻关团队,大力开展技术攻关。

科技工作者下现场、搞研究,定期组织攻关工作督办专题研讨会,研究分析生产发展趋势,制定攻关对策,提出解决措施和成熟的工艺改造方案,不断优化关键指标参数,为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提质增效、提产降耗。

2023年以来,山西新材料完成“5000吨小批量铝合金生产线”“拜耳法赤泥后加灰脱钠产业化示范”等项目建设,开发新产品3项,实现科技创效3000余万元。

为用好科技创新“驱动力”,今年,山西新材料设立专项奖,全面调动基层技术人员主动参与技术攻关、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助推老企业真正实现扭亏脱困、转型升级,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