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中铝”大讨论系列特别策划之五——打造绿色低碳“新中铝”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4-04-11作者:

构建有色金属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完善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推动生产方式低碳化、产品绿色化,优化能源结构。突破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布局发展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强化碳足迹、碳减排、碳交易专业化管理,打造有色金属全产业链绿色低碳新优势。

 ——摘自中铝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段向东在中铝集团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云铝股份将绿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一直以来,云铝股份坚持以绿色转型升级引领价值创造,在绿色铝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将绿色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绿色铝产业增值,“绿色铝·在云铝”品牌价值凸显。

云铝股份绿色能源使用占比达80%以上,四家企业获绿电铝产品评价证书,主要产品碳足迹水平行业领先;成功开发国内首例光伏发电直流接入电解铝生产用电技术,完成试验项目建设并按期投运,成为行业绿电新能源利用典范。

云铝股份积极推进国家发改委节能专项项目,开发应用绿色铝高效低耗大修槽、石墨化阴极技术等新型节能技术,铝液综合交流电耗等指标在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打造“绿色循环经济链条”,持续优化工艺流程,在中铝股份内部率先实现电解铝危废100%自主处置。

云铝股份是目前中国唯一一家全产业链通过ASI双认证的一体化铝企业,以产品标准为基准,通过打造“绿色产品”和“绿色标准”体系,推进5G 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采取直接合作及终端下游指定采购模式,开发绿色铝客户,成为行业内上下游绿色供应链及低碳合作典范。 (侬继嫣)

中铝瑞闽争当绿色发展先行者

近年来,中铝瑞闽搭建绿色低碳科研平台,构建原料、生产、排放、产品、回收“五位一体”的绿色发展循环体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生产的绿色低碳产品让合作伙伴更好应对“双碳”战略带来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一是延伸绿色产业链。中铝瑞闽聚焦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产业链,聚焦废铝循环利用,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路子,开辟新的市场和利润增长点。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绿色转型。中铝瑞闽创新工艺流程、循环方式,打造绿色产品,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降碳目标。三是规范管理绿色认证,打造“绿色瑞闽”。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中铝瑞闽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实现工业污水零排放,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环保指标100%达标,形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

中铝瑞闽是行业首个对产品碳足迹实现动态管理的企业。中铝瑞闽与中铝材料院把产品碳足迹计算模型与企业信息化系统有机结合,开发应用软件,收集分析碳排放数据,为企业提供专业分析工具,助力企业优化低碳工艺、降低产品碳足迹、提高产品竞争力。 (蓝启森)

中铝环保铝能清新守护丽日蓝天共创美好未来

近年来,中铝环保铝能清新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按照中铝集团整体布局和中铝环保职责定位,以实际行动“让有色更绿色、让世界更有色”。截至2023年底,铝能清新累计完成二氧化硫减排176万余吨、氮氧化物减排10万余吨、粉尘减排492万余吨。

铝能清新秉承“中铝集团乃至有色金属领域大气环保治理”任务使命,在大气烟气治理第三方运营领域服务集团内外13家企业,运营运维发电机组32台,装机总容量达10305兆瓦。铝能清新2021年启动“数智化运维系统”建设工作,建设投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环保岛运维指标优化集成数智系统,实现全级环保运维服务互联及智能监管。

铝能清新加强环境治理新技术研发与推广,掌握了30余项核心技术,3项科技成果被评为“国际先进水平”,3项技术产品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认证,获8项发明专利、4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参编两项大气烟气治理领域行业标准、1项协会团体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 (李志军)

西南铜业从“工业遗痕”到“生态地标”的华丽蜕变

近年来,西南铜业党委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牢记生态环保这个“国之大者”,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坚决落实中铝集团“四个特强”战略部署,投资近亿元,将昔日的“城市伤疤”普吉渣场披上“绿装”,蜕变成如今挥洒汗水的绿茵场。

西南铜业党委笃定“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生态价值观,在“绿色发展”中点亮担当作为“航标灯”。始于1964年的普吉渣场,见证了云南冶炼厂(西南铜业前身)的发展历程,随着时代变迁,普吉渣场到了谢幕篇章。在“成为历史留下去”还是“将历史划上终结”的选择面前,西南铜业党委坚定选择了后者,给历史一个交代,还生态一片绿色。

西南铜业党委淬炼“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的生态治理观,在“绿色发展”中点亮提能砺为“聚光灯”。西南铜业用新发展理念审视治理思路,确定了“固、疏、测、绿”四大核心治理方案:“固”,即采用高强度HDPE防渗膜,确保污染物不再向外界环境扩散;“疏”,即巧妙利用沟渠及边坡设计,构建高效排水系统,避免滞留引发二次污染;“测”,即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地下水监测网络;“绿”,即在渣场覆土之上种植植被,增强土壤稳定性。

西南铜业党委力行“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生态发展观,在“绿色发展”中点亮奋发有为“长明灯”。西南铜业党委以融入城市、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增添春景绿色为目标,与昆明市五华区政府、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等共同规划,实施普吉渣场生态开发工作。生态治理后的普吉渣场以“金翅鸟”的大地彩绘造型重新焕发生机,绿化面积达95%以上,并配置休闲运动场地,成为春城一个新的地标打卡点。 (王俊杰  王鹏程)


数据

中铝集团2023年“绿数据”

制定环保制度≥1800 个

淘汰落后工艺、设备≥ 550 个

制定环境自行监测方案≥120 个

开展环保项目≥140 个

披露环境信息≥200 次

组织第三方评估≥60 次

清洁生产审核≥70 次

制定综合应急预案≥130 个

组织开展环保培训≥1000 次

开展公司级及以上隐患排查≥1590 次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310 次

2023年,中铝集团所属中州铝业、洛阳铝加工、云铝涌鑫、云铝泽鑫、云铝浩鑫、云铝海鑫、华中铜业、赤峰云铜、广西华磊等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州铝业、洛阳铝加工获评河南省绿色工厂,赤峰云铜获评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工厂。截至目前,中铝集团国家级绿色工厂累计23家。


观点

让有色金属行业更清新

王琰

作为以有色金属冶炼领域烟气治理为主营业务的环境技术公司,中铝环保铝能清新抢抓环保产业新机遇,在“增”与“减”中重构业务布局。  

让科技成为“新中铝”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因,根本在于以技术创新持续提升企业内生动力。铝能清新实现了铝电解烟气半干法治理技术迭代创新,以“新型铝电解烟气半干法脱硫技术”布局铝行业烟气治理痛点难点的技术升级优化,并在工业节能、余热利用等领域实现了有效应用;通过推进自主研发产品示范应用,将铝基产品横向拓展应用至钢铁行业。

打造绿色低碳“新中铝”,要全面锚定环保产业新需求、新要求。在环保产业新发展模式中兼顾传统领域和创新业务,实现兼顾当下和未来、兼顾增量和存量,企业压力要传导至降本增效和强身健体上。在精细化管理推进过程中,铝能清新将优化运营成本作为实现战略、管理、研发等多维度空间增效的核心,围绕资产运营效率升级,通过掌握需求端和供给端市场诉求、做好过程链接,提升运营效率。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节能降碳服务能力,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升级实现产品和服务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铝能清新建成投运烟气环保岛运维指标优化集成数智系统,实现2万余个监控点位数据的实时回传,30余类重要环保指标和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能耗物耗及污染物减排指标显著降低,每年可为9家电厂共21台燃煤机组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公司全级次环保运维服务正在向互联及智能监管迈进,锚定“绿色低碳低成本数智化特强”目标已成为贯穿铝能清新经营发展的战略支撑。

三力齐发推动绿色转型

刘臻

兰州铝业锚定“新中铝”建设新使命新定位,坚持把中铝集团党组、中铝股份党委的要求作为行动指南,全力推进绿色低碳低成本数智化转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我们将在绿色能源获取方面持续用力,以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为重点,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同向发力,持续优化用能结构,大力争取清洁能源,积极消纳新能源,探索放大发电权置换效应,发挥自备电厂“双身份”经营优势,确保新能源交易电量占比逐年提高,同时加快建设光伏项目,为绿电铝产品产量提升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将在科技创新引领上持续用力,抓好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深化全流程节能减耗,提升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切实抓好电解铝节能技术推广应用,持续推进辅助系统节电行动,加大500千安大型铝电解槽高稳定节能环保技术升级开发及应用,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数字化赋能,加快铝电解智能管控技术开发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在节能型企业建设上再加速。

我们将在绿色发展转型上持续用力,把践行“两山”理论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各领域全过程,坚决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环保行动要求,紧扣“双碳”战略和“双控”目标,抓好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和污染物排放检测,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广应用绿色制造工艺设备,在绿色环保型企业建设上再加速,为打造绿色低碳“新中铝”贡献兰铝力量。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