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谱新篇——云南源鑫炭素有限公司发展综述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3-12-13作者: 文斯奇
云南源鑫炭素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是国内首条,也是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铝用炭素阳极生产企业之一。十五年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云铝源鑫用智慧和汗水蹚出了一条开拓进取、追求卓越的奋进之路。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22年度中国预焙阳极优质企业”等称号。
攻坚克难 开创未来
“十一五”期间,按照云南省工业发展“双万亿工程”要求和“高起点、高标准、可持续”发展理念,2008年 11月,云南源鑫炭素有限公司注册成立,60万吨预焙阳极炭素项目也随之正式落地。
2010年,面对项目开工建设后的各种问题及全新规模的炭素项目带来的严峻考验,云铝源鑫成立了项目设计管理组,对工程设计基础资料、设计联络、施工图纸等进行统一协调管理,确保了各管理部门与设计院、设备制造商之间工作无缝对接,压实各层级责任,全力加快60万吨预焙阳极炭素项目建设进度。
云铝源鑫以技术保障拓荒开局。为打造一流的技术装备,全面提升生产效率,改善生产工作环境,云铝源鑫全面启动进口设备采购工作,多次与国外设备供应厂商谈判,先后签订了一批技术引进与设备采购合同。2012年7月,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战,一座宽敞明亮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云铝源鑫发展壮大迈上新征途。
勠力同心,实干兴企。面对引进设备结构复杂、调试维护难度大等问题,云铝源鑫干部员工吃在一线、干在一线,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经过干部员工不懈努力,2012年10月,第一块阳极生块一次塑形成功;2012年 12月,第一批炭块从焙烧炉中缓缓提起;2013年,煅烧、热电系统点火启动,焙烧工序 2号炉第3个燃烧系统点火生产,标志着60万吨炭素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建成。
跨越发展 再启新程
2015年 5月,为贯彻云铝股份炭素资源整合管理要求,云铝源鑫与云铝股份阳宗海炭素分公司整合重组,设立阳宗海生产区和建水生产区。
整合实施后,云铝源鑫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加速推进预焙阳极炭素项目二期工程建设。2016年至2017年,云铝源鑫仅用1年时间就将产能从15万吨提高至 60万吨。
攻坚克难抓机遇,逆境坚守见云开。在经历2018年市场行情持续低迷,给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影响后,中铝集团与云南省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云铝源鑫正式加入中铝大家庭。2019年8月,云铝源鑫年产60万吨炭素二期工程罐式炉点火投产。当年底,二期工程打通全流程,全面启动生产。云铝源鑫最终形成78万吨阳极炭素产能,成为中铝集团旗下产能最大的阳极炭素生产企业。
受项目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2017年9月至2021年,新材料项目历经三起三停,始终未能摆脱困局。2022年2月,云铝源鑫建成2万吨绿色铝石墨化阴极生产线;当年11月,首批绿色铝石墨化阴极炭块产品顺利交付电解大修槽使用。至此,云铝源鑫绿色铝石墨化阴极项目全面投产,交出了“快建、快投、一次性试生产成功”的优异答卷。
今年以来,云铝源鑫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向质量要效益”路线,把“追求卓越、追求品质”作为发展导向,在全面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树牢质量意识,做好质量管控,着力生产出高品质的炭块。
该公司通过建立石油焦配料模型,做好物料分仓管理,加强生产工艺纪律管控;创新焙烧7室运转,实现焙烧工艺技术突破,阳极的电阻率、均质性大幅提升,一级品合格率同比提升1.12%,二级品合格率100%。
今年1至11月,云铝源鑫阳极全成本和制造成本跃居中铝集团炭素企业第2名,完全成本跑赢标杆企业。
党建赋能 服务大局
云铝源鑫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党组织向心力、战斗力、号召力。
云铝源鑫党委着力打造“1236”党建工作新格局,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双向融合;依托“创新工作室”“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搭建培育人、发展人、成就人的广阔舞台,培养出云南省级劳动模范、云岭工匠、“春城计划”首席技师等一大批优秀员工。
云铝源鑫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大力开展家园文化建设,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该公司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抗击疫情、社区服务等,累计捐献款物、扶贫帮困800余万元,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担当,先后被红河州、云南省授予“文明单位”称号。
云铝源鑫将继续发扬“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中铝精神,秉持“责任、诚信、开放、卓越”核心价值观,以坚毅追求迎接新挑战,以昂扬斗志续写新辉煌。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