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上“腾飞翅膀”——宁夏银星发电科技创新侧记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3-09-18作者: 来新利
宁夏银星发电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创新创效作为提升企业价值创造和发展力的重点工作任务来抓,科技项目专利成果申报屡创新高,群众性创新创效结出累累硕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截至今年8月,该公司共有11项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新成效。
科技引领 厚植创新土壤
宁夏银星发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该公司按照国家“三改联动”工作要求,以中铝集团“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为引领,结合两台机组实际运行工况,实施完成烟气余热利用及空压机节能改造项目、陶瓷耐磨技术在磨煤机上的研究与应用、物料破碎筛分技术在省煤器输灰系统的应用、煤泥深度脱水环境治理技术改造等4个科技项目,今年1至8月份节能收益同比增长1000万元以上。
为适应电网调度要求,该公司成立科技项目攻关小组,重点提升两台机组适应深度调峰和执行“两个细则”的能力。今年以来,该公司利用机组检修时机,实施空预器柔性密封改造、锅炉贴壁风改造、磨煤机陶瓷磨辊应用等专项治理改造项目,极大提升了机组设备可靠性。
同时,宁夏银星发电加大“产、学、研”项目推进力度,定期邀请主机设备厂家、上海电力大学和国能研究院等专家进行“三方会诊”,实施完成机组调峰改造项目。针对锅炉结焦和水平烟道高温腐蚀等影响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的“顽瘴痼疾”,该公司通过反复进行锅炉燃烧调整实验,持续优化机组运行状况,今年上半年完成20%负荷深度调峰试验。
为解决机组正常运行中一次调频调节指令响应电网负荷灵敏度低、调频负荷响应不同步等问题,该公司实施基于“两个细则”控制系统的“DEH+CCS联合调峰工艺关键技术应用”项目,大幅提高了机组一次调频控制系统的闭环稳定性和抗扰动能力。
机制赋能 激发内生动力
为确保科技创新项目按期推进,宁夏银星发电“三管齐下”,依靠机制建设赋能研发动力。
在保证创新项目资金投入方面,截至今年8月,该公司累计投入科技研发费用近5000万元,研发强度达3.9%。
在推进各创新项目实施方面,该公司定期组织开展项目推进会,从各实施项目的经济、技术、安全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持续修正和完善措施优化指标,务求工作实效。
在调动人员创新工作能力方面,该公司修订完善薪酬分配办法,将科技研发费用列入工资计划,每月根据各个项目推进情况进行兑现,进一步激发全员创新工作热情。
以上措施的有力执行,有效保证了宁夏银星发电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一批优秀项目在生产现场推广应用。
其中,“1号、2号机组电除尘灰斗电加热器改为智能温度控制”项目优化了电除尘调频振打运行方式,每天可节省电量1万千瓦时,全年可节约费用90余万元,实现了项目预期节能效果。“脱硫氧化风管道改造降低脱硫电耗率”项目,通过运用新型材料阀门管道,不仅提高了设备安全运行可靠性,也降低了脱硫电耗,每年可节约费用60余万元。“间冷低负荷两低速泵节能运行”项目,通过系统改造和优化循环水泵运行方式,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70余万元。以上3个项目先后被中铝股份评为“金点子”“银点子”优秀成果。
管理创新 成果“遍地开花”
宁夏银星发电积极落实“科技兴安”要求,推进完成“视频查违章”工作部署,实现现场作业视频监控,班组班会视频在线和基于安全风险辨识的“鹰眼”识别系统全覆盖。
该公司统筹推进体感式安全培训教育中心建设,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安全生产智慧化、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有效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可见有感地守护安全,用数字信息筑牢防线。
在创新管理方面,今年以来,宁夏银星发电借助两台机组检修时机,以“打造标准化检修示范机组”为目标,首次创新实施“大专业”“大安监”双重保障体系,增强专业配合和协同互补,开辟了机组检修安全管理新路径,有效保证了两台机组连续等级检修任务高质量完成。
同时,该公司高度重视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全体干部职工立足岗位攻难关,凝心聚力解难题,创新创效成果“遍地开花”,涌现出了一批技能高超、业务精湛的技术能手,以创新创效为企业插上“腾飞翅膀”。
今年4月,宁夏银星发电“一种用于脱硝的氨气和烟气混流装置”专利项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现了该公司专利项目零的突破。截至8月,该公司共有11项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同时,一批专利项目的成功转化应用,为企业降低成本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300万元以上。此外,由该公司科创中心编制的“灵活调峰目标下 2×660兆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降荷脱硝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被宁夏宁东管委会科技与信息化局列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重点支持领域第二批科技项目立项清单。科技项目和科技专利成果正不断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核心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下一步,宁夏银星发电将以打造数字智慧电厂标杆为目标,坚持科技创新引领,鼓励引导职工发挥聪明才智,在做优做强设备管理和技术创新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火电厂数字智慧化转型,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构建全厂智慧安防系统、“5G+机器人”智能巡检系统、智能燃料无人值守及运输车辆全过程监管系统、厂区光伏节能系统、智慧电动重卡配套换电站、智能车用充电桩等综合创新一体化智慧电厂,推进降本增效,加快数智化和高质量发展步伐。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