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的中铝故事:博法项目的“营地之光”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3-09-05作者: 张潇潇
“几乎每天都有人去找她,头疼脑热找她,心里难受找她,急症大病也找她。”在中铝几内亚同事心中,医务室医生张普是博法项目的“营地之光”,是守护中铝几内亚员工身体健康的“超级英雄”。
几内亚位于非洲西部热带沿海,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高温多雨、洪灾频发使得当地成为传染性疾病和其他热带病高发疫区之一。因为缺乏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保障,疟疾、霍乱、黄热病、虫蛇咬伤、植物中毒等均为该国常见疾病。
早在2018年中铝几内亚博法项目建设之初,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原山东铝业有限公司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医生张普就跟着联建单位来到几内亚,与同事们一起参与了中铝几内亚博法项目的建设,为参建的中资企业提供医疗服务。
从手足无措到处变不惊
“第一次遇到同事感染疟疾,紧张得不行,怕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直接送到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医院去了。”刚到几内亚的手足无措,张普至今记忆犹新。那天,她护送患者去科纳克里的医院,现场学习当地医生的治疗方法,结合之前所学和向其他单位医疗前辈的请教,回到营地之后便尝试自己治疗疟疾。
“后来见多了就有经验了,患者出现高烧惊厥也能冷静处理。”如今的张普,说起非洲常见疾病,早已处变不惊。“几内亚雨季是疟疾高发期,上个月我们矿山出现16例,营地出现14例,都已妥善处理。”
在几内亚这些年,张普处理了很多“奇奇怪怪”的病。一次,一名厨师手部反复起汗疱疹,张普按照国内常规治疗方法,给患者外涂药膏、口服药物均无明显疗效。张普拍了患处照片发给国内皮肤科老师求教,老师的几个办法也没特别好的疗效,最后老师放出“大招”:将治疗肠胃的药品黄连素溶于水,纱布浸湿,缠于患处,很快双手渗出液便消失了。可是这种方法疗效是暂时的,停药3天左右汗疱疹还会复发,且患处皮肤会发黄,看起来就像南瓜吃多之后南瓜中的胡萝卜素沉积在手部皮肤导致的“南瓜手”,即便这样,患者也已经很满意了。
“我没见过这样的症状,一直惦记着他回国治疗的情况,没想到回国后,他的汗疱疹就不治而愈了。”张普分析说,这大概是因为厨师频繁接触当地的水、肉、菜及特殊洗涤剂等引起的手部皮肤过敏,其他厨师未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每个人、每阶段体质不同引起的。
前段时间,中铝几内亚来了一名新同事,刚到几内亚第一天就出现了湿疹症状,双手脱皮疼痛,水疱干涸脱屑会有烧灼感。这位同事此前都没出现这种状况,心理压力很大,一度想要回国。张普耐心询问,得知患者没有接触过其他感染源,便推测可能与几内亚的水质有关。
“我给她开了药膏,叮嘱她尽量少接触水,洗衣服也要戴上手套。”张普鼓励患者先尝试治疗一星期,如果效果不好再进一步就诊。果然,患者湿疹慢慢好了,加之渐渐适应当地环境,偶有复发也不再是大范围的了,她整个人也开朗多了。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因医疗条件有限,中铝几内亚医务室只能处理一些常规疾病和简单外伤,为避免病情加重或耽误患者治疗,医生要随时询问并记录病情。
人在生病的时候,生理和心理都会变得脆弱,背井离乡更容易放大这种脆弱。中铝几内亚员工的家属都不在身边,张普担心他们生病没人照顾,会经常提醒患者按时吃药、不适随诊,好好吃饭,好好休息等,尽可能安抚患者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我们的工作就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其实也就是多问几句、多看几次,没觉得自己做得有多好。”
2021年1月,中铝几内亚一位同事摔了一跤,当时并没有任何反应,也没磕碰到鼻子,没想到3天后,这位同事开始鼻出血。张普给他止血,刚好了一天,第二天又开始血流不止,药品和物理止血都止不住。情况紧急,公司立即安排将患者送到科纳克里的医院。
“一路上我都给患者按压鼻子血管,流不出的鼻血就反吞到胃里,患者一路吐血,3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仿佛过了一个世纪,我的手按压得都没了知觉。”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普仍然心有余悸。
终于到了科纳克里的医院,医生准备电凝止血时,患者却休克了,血压直接降到60/40。“我瞬间就崩溃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流,整个人也呆住了。”幸好出血点及时堵住了,患者抢救回来了。“我们在医院陪了他两天,直到将他平安转送回国。回国一检查,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连出血点都找不到了。”
“能到中铝几内亚工作,我很幸运”
2018年,张普还是山东铝业有限公司医院康复医学科临床医生,是医院的“服务明星”“优秀员工”,每天连轴转,生活平凡而充实。
一天,医院工作群发了通知让大家报名参加支援中铝几内亚博法项目建设的医疗援助,同事们都在接龙,张普也随大流报了名。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当天下午,张普就接到分管院长的电话通知她被录取了。于是张普来到非洲,跟中铝几内亚同事一起经历风雨、艰苦奋斗,共同将博法项目打造成西非大陆的“南泥湾”。“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很有意义,我很有成就感,也很幸运。”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铝几内亚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医疗制度制订、相关医疗知识宣传培训,与其他中资企业医务工作者交流并建立了医疗资源共享、医疗互助机制,与中几医疗队、翡翠医院等当地医疗资源构建了远程医疗体系,圆满完成了营地疫情防控工作。
同事们也都变成了“老非洲”,抵御疾病的能力不断增强,碰到小病小痛也不再惊慌失措了。相比在国内的医院工作,中铝几内亚医务室工作强度低了不少。虽然张普知道个人的能力和水平总是有限的,但患者的一些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她依然会感到自责,所以她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新知识,永远让自己处在“充电”状态。她和中铝几内亚医务室的同事们也在不断调整心态:“病人需要医疗救治的时候我们很重要,但是如果我们每天都很忙就坏了,说明出问题了。”
大家约定,遇到复杂疾病及时总结治疗经验、交换意见,多向其他中资企业的医生前辈请教。“我们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的。”张普说,每到写医务室周报、月报的时候,没有特殊或者重大疾病,大家就会舒一口气:“还好还好,没有遇到大问题!”
采访手记
每一种选择都会伴随一定的付出,关键在于怎么让每一份付出都更有价值。万里之外红土大地上的白衣天使,将软肋化作铠甲,时时处处护他人周全、给人带来正能量。愿你永远眼里有光,无畏无惧。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