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3-05-31作者: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铝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胸怀“国之大者”,瞄准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创新高地,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勇闯“无人区”的探索者、突破“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者、科技成果转化的先锋队,以科技创新的“率先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面突破”,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优秀有色金属集团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C919提供“关键之铝”中铝高端制造助力逐梦蓝天

5月28日上午10时32分,编号为B-919A、机身前部印有“全球首架”的“中国印”标识和对应英文的C919飞机冲向云霄,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到北京首都机场,标志着C919首航成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消息传来,为C919提供大量铝合金材料的中铝高端制造倍感骄傲。

C919翱翔蓝天,离不开中铝高端制造提供的“关键之铝”。中铝高端制造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将国产大飞机用材料研发生产作为重点项目工程,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下苦功夫,破解了“卡脖子”难题,产品的性能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满足了C919的飞行需求。

截至目前,中铝高端制造对C919飞机使用的铝材可供率已达41%以上,生产的铝合金板材、锻件、型材已实现向中国商飞批量供货,主要应用于机翼、结构件、窗框、起落架等,是飞机的关键结构件,到2025年,将实现100%关键结构件完全自主可控。

未来,中铝高端制造将继续肩负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材料和民品高端新材料保障主力军使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持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下苦功夫,为我国航空事业提供更多高端铝合金材料,助推我国大飞机事业逐梦蓝天。

构建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中铝股份大力推动科技创新

近年,中铝股份高质量构建“3×5”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开拓价值创造新领域新赛道,在有价金属元素提取、赤泥综合利用、电解铝“三废”处置、再生铝和新能源布局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一批节能降碳标志性科研成果。

2022年,中铝股份在践行ESG标准、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坚决扛起行业发展引领责任,构建中国铝工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重构创新体系,加快数智化发展,相继攻克一批节能降碳、资源深度利用、高端材料研发等“卡脖子”技术;所属4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研发的“新型稳流保温铝电解槽节能技术”荣获“2022年度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典型案例评选”一等奖。

——坚持以数智赋能改造传统业态,制定数智“12348+N”行动计划,打造了广西华昇、云铝文山、包头铝业3家智能工厂试点示范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工艺指标明显提升优化;构建“铝约益采”互联网采购平台,实现资源汇聚,降低采购综合成本。

——坚持以绿色发展构建低碳铝业,着力构建清洁生产体系,全年降碳超160万吨,电解铝清洁能源消纳比例达45%;将资源能源保障、产业布局调整、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创新、安全环保等非财务指标纳入管理层绩效考核体系;赤泥综合利用率由4.7%提高至10%;环保支出约21.51亿元,复垦土地7132亩,复垦率达100%,所属生产企业全部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坚持以优质产品彰显品牌价值,132项成果在省部级以上QC成果发表赛中获奖,1项成果荣获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ICQCC)金奖,新立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26项,主导的1项国际标准发布。

中铝股份大力发展低碳铝、零碳铝、再生铝等新材料绿色铝产品技术研发与生产线建设,加速绿色铝产品商业化进程,扩大绿色产品市场份额;持续开展节能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2022年,中铝股份通过技术研究与生产线建设大幅度提升再生铝产量,实现废铝消纳量同比翻一番。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国铜业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铜业正在按照打造“中国第一  世界一流”铜铅锌企业目标,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着力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高质量发展塑造科技新动能新优势。

——科技创新体系更上“新台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重建设的整体部署,在中铝集团党组的坚强领导和鼎力支持下,中国铜业胸怀“国之大者”,成功优化重组有色金属强化冶金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中铝集团目前唯一一家、云南省首家重组成功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产学研创新开启“新模式”。中国铜业成功组建“云南省铜铅锌产业创新联合体”,“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项目通过评审立项。

——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进展”。普朗铜矿建立了成矿及找矿模型,迪庆有色钼选矿回收率从38%提升至80%,创效7306万元,锗回收成本下降约50%,年创效近2000万元,LY32系列带材实现进口替代,光纤级超高纯四氯化锗试生产运行,5N高纯镉生产工艺贯通,5N高纯锌全线完成调试。

——绿色低碳谱写“新篇章”。中国铜业聚焦铜铅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2022年万元产值碳排放强度相比2019年下降29.5%,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赢”;2022年节能投入共计7886.50万元,节能量超5.2万吨标煤,同比优化41.83%;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形成资源保障能力可靠、产业链条完整稳定、工艺技术水平先进、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共伴生金属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年回收共伴生金属2467吨。

——信息化建设释放“新动能”。智能工厂建设提速,迪庆有色完成超融合平台搭建,易门铜业完成智能感知、智能无人值守变电站等系统初步设计;智慧管理建设提质,启动建设“中铜数说”,推广应用iWork和“视频抓违章”等,促使数智化与生产管理、生产执行业务协同更紧密高效。


“科技+国际”中铝国际重大科技成果赋能行业技术进步

近年,中铝国际坚持“科技+国际”战略,广大科技工作者聚焦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努力推进重大专项攻关,取得累累科技硕果。2022年以来,中铝国际新增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两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高水平研发平台迈上新台阶,有58项成果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组织评价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以上,其中20项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完成修制订各类标准7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25项,其中一等奖12项,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1项,新申请专利540件,新增有效授权专利420件。

中铝国际坚持人才优先,落实集团“1+8”科技激励政策,召开中铝国际首届科技创新大会,表彰奖励13项重大科技成果,颁发奖金180万元;制订《科技人才薪酬激励实施指导意见》,评选出98位科技骨干人才并兑现激励,提高科技人才待遇,增强科技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铝国际坚持合作共赢和对外开放,与中铝集团兄弟单位共同推进电解11800、深地资源开发等重大技术研发与应用,与外部多家企业加强务实合作,在行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从科技研发到成果产业化的关键桥梁作用,力争成为行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引领者。

中铝国际自主研发的超大型绿色节能铝电解成套技术、大型高效氧化铝关键装备、电解铝行业烟气的深度治理技术、电解铝全流程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及系统集成应用、铝电解槽多参数平衡控制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复杂难采金属矿床绿色开采技术研发与应用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断赋能行业技术进步。


向数字要效益中铝股份卓越技术中心“铝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效能彰显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国企数字场景创新专业赛的比赛结果,郑州研究院申报的“铝工业生产大数据协同创新应用”经过初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从2007家国有企业3277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这是中铝股份卓越技术中心大数据服务平台生产管控系统上线运行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

致力数据准确  运行快速高效

作为中铝股份首个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以及稳定性是平台应用的基石。面对涉及企业多、采集数据量大、控制系统复杂以及数据储存结构多样等问题,王跃勇作为数据采集负责人,负责将中铝股份31家成员企业的各类数据汇集到数据中心,在平台应用中“让数据跑起来”。

为推进项目按进度计划顺利实施,王跃勇“聚焦问题,靶向发力”,将任务逐一拆解,制订周密计划,落在实处,让问题迎刃而解。每次谈到各企业数据存储分布和采集情况,他都如数家珍。“任何控制系统的数据都有存放规律,只要沉下心来,靶向发力,再难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王跃勇深知系统中每一个数据正确性以及系统稳定性的意义重大。“这家企业电解槽逻辑判断中停槽数、焙烧槽数、停槽日期、停槽槽号和数量与报表数据不一致,抓紧时间查找原因,千万不能影响使用。”对待问题,他总是一丝不苟。

做好运行维护  确保系统安全

2022年年底,卓越技术中心运维组接到任务,要求尽快进行安全升级,达到国家网络安全等级要求。凌晨两点,卓越技术中心机房内,运维组负责人李琰和团队成员正有条不紊地按计划方案进行系统网络线路切换工作。完成核心交换机的配置切换之后,正当大家感觉要大功告成时,突然发现所有信息系统瞬间卡死,无法访问了。“这可怎么办啊?”大家的心顷刻又都悬了起来。李琰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大家冷静下来:“咱们按方案中的各个模块,分组分别进行测试排查。”他紧盯屏幕、反复验证,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用响应性测试逐一排查网络配置、安全策略,缩小问题范围。从核心交换机到服务器的链路逐一测试,他发现中断发生在汇聚交换机的业务链路位置,经过多次调试和修改配置,链路终于正常了。同事们兴奋地说:“通了,可以正常访问了。”

李琰和他的运维团队结束了系统网络线路切换工作,又一次在星光中圆满完成了“护航”任务,确保了中心信息系统安全升级工作的按时完成,使中铝股份卓越技术中心“数据服务平台”获得公安部颁发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

平台日益完善  数据效能彰显

历时5年,大数据平台目前已进入第三期建设阶段。该项目已在中铝股份所属27家铝企业推广应用,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科学决策、智慧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郑州研究院通过对企业运行情况进行远程诊断,形成月度技术分析报告,对中铝股份多家成员企业的生产指标与环保指标进行了优化,为企业疑难问题提供了成套技术解决方案。这标志着中铝股份生产业务由传统的人工管理向数字赋能、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转变,通过数据服务平台推广应用优秀管理模式,通过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满足中铝股份集中一贯管理要求。

2019年至2022年,“铝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开发及应用”项目共创效约2.59亿元,申请专利8项,已获发明专利授权4项、软件著作权6项。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评价,该项目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平台开放共享的创新模式与配套技术体系不断彰显效能,“数字中铝”将助力中铝股份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