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乌蒙大地新荣光——云铝海鑫项目二期复产投产纪实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2-04-20作者: 张晓群 王彦
3月24日,云铝海鑫1072号电解槽成功通电,标志着云铝海鑫项目二期全面投产,为鲁甸6.5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70万吨水电铝项目建设画上了圆满句号。
积蓄厚力而重发
云铝海鑫70万吨水电铝项目是云南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的扶贫攻坚重点项目。项目一期于2018年7月投产;二期一段于2020年9月投产,后受有序用电和能耗“双控”政策影响停运;2021年1月,因外部条件变化,项目二期投产计划再度搁置。
为了早日实现复产投产,云铝股份党委千方百计攻难关、破瓶颈,集中力量解决制约云铝海鑫发展的重大难题。云铝股份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前往云铝海鑫调研复产投产准备情况,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各项资源、论证启槽方案,针对云铝海鑫集中启槽期间所需人员,从云铝股份所属电解企业分批次抽调生产骨干前往支援。
在争取负荷期间,云铝海鑫组织人员完成了252台一次槽的投产准备工作;自主完成一段停槽之后的81台二次槽、19台三次槽的抠槽,最大限度保护槽底炉帮完好;有针对性地制订一次槽、二次槽和三次槽启动方案,为项目二期安全平稳高效投产创造了良好前提。
今年1月21日,云铝海鑫项目二期首批获得供电支持。1月22日,云铝海鑫二期一段第一批8台电解槽顺利通电。与此同时,云铝股份所属电解铝企业响应云铝股份党委部署,火速调集“精锐部队”赶往云铝海鑫支援。
350台电解槽通电投产任务计划在3月底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云铝海鑫按照“稳一期、攻二期”的原则,投产核心骨干从一期抽调,以老带新保障班组人员结构素质满足投产需求;落实“五标一控”要求,槽罩随开随盖,安排专人监测炉底和方钢温度,坚持使用大槽罩收尘,首次引入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在攻坚克难中突破了一系列“卡脖子”问题,探索出400千安一次槽、二次槽、三次槽同时启动的系统管理方法,实现了“零事故、零渗漏、零脱极、零污染,控总高、控电压、控效应、控槽温,应急处置到位、地沟监测到位”的“四零四控两到位”投产目标。
栉风沐雨奋斗成
2022年春节假期,云铝海鑫全体干部员工放弃休息,克服疫情和极寒天气影响,快马加鞭推进复产投产。
海鑫人不负所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23天完成二期一段复产、43天完成二期二段、三段投产,创造4个半小时通电6台以及一天通电7台、启动12台的纪录。
启槽过程中,云铝海鑫领导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当“施工队长”,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全力参与启槽工作,竭尽所能,尽量减轻一线员工负担。
“启槽期间,刘经理一天要用对讲机发出上百条指令,嗓子常常是沙哑的……这个手电筒不知道陪他检查了多少个小盒卡具接头。”云铝海鑫生产管控中心业务副经理矣洪平介绍,一部对讲机、一支手电筒是该中心经理刘强每天的“标配”。这次启槽数量之多、速度之快,让他必须对各工作面进展了然于心,第一时间指挥协调处理各类问题。
投产以来,该中心干部员工尽显党员和骨干的奉献与担当——带领班组顺利启槽175台的十班班长唐承文,放弃蜜月的新郎官王加毅,因投产推迟婚期的程文良,跋涉数百里回家看望身患重病的爷爷、次日又奔赴启槽现场的苏杰……
“我能铲一块极,兄弟们就抢到了时间;我能捞一段渣,大家就能缓口气。”云铝润鑫的支援领队杨家贤,刚放下手中的铁铲,又拿起了渣瓢。云铝股份机关党员柯伟,连夜将生病发烧的儿子送到医院,和妻子简单交代后,又启程奔赴启槽现场……来自云铝股份成员企业545名支援人员,与云铝海鑫人抱成团,全力投入复产投产攻坚战。
奋进海鑫新征程
“每启完一台槽,大家都大汗淋漓,脱下口罩,每个人脸上都挂着‘三角形’勒痕,大家开始互相打趣,那一笑,把一身疲倦都消除了……”云铝海鑫员工刘启旺在日记中写道。
云铝海鑫年产绿色铝产能70万吨,同步已建成合金产能32.5万吨,成为云铝股份也是目前云南省单体产能最大的绿色铝项目,也将成为云铝股份新的利润增长点。该项目采用国内国际成熟先进的400千安大型预焙槽技术,属于清洁环保、产业升级型项目,超过85%生产用电是水电,可实现昭通地区丰富的水电能源就地消纳,相比使用火电生产每年可降碳730余万吨。
在云铝海鑫70万吨水电铝全面建成投产庆祝表彰大会上,云铝股份负责人高度肯定了云铝海鑫在投产中取得的成绩,并勉励云铝海鑫干部职工认真总结通电投产取得的宝贵经验,抓住良好开端,精益管理、对标提升,争做400千安电解铝行业标杆。
新起点需要新担当,新征程更需新作为。70万吨水电铝项目全面建成投产,是云铝海鑫迈上高质量发展征程的新起点。云铝海鑫人将重整行装,接续奋进,深耕“海纳百川”的海鑫文化,与云铝股份“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树绿色低碳发展第一品牌,做铝基新材料引领者”的目标同向同行,用创新和实干书写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