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弄潮质量为先——记第二届“中铝质量管理奖”获得者贵州华仁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1-05-14作者: 周涛
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坚持把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摆在生产经营管理的首要位置,充分将央企的规范管理和民企的效率管理有机融合,不断提升质量管理工作水平,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先后荣获 “2020年贵州省质量管理优秀企业”“2020年贵州省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优秀企业”称号,近期又获得第二届“中铝质量管理奖”。
强化体系建设 有效管控质量
贵州华仁是由中铝股份和民营企业、地方国资合资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作为完全面向市场、独立经营核算的企业,贵州华仁将质量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层面,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建立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作为生产准备的重要事项。
2017年8月建成投产后,贵州华仁更是把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制度体系作为抓手,不断推进质量管理工作,塑造企业品牌核心竞争力。2019年,该公司完成了67个管理制度、77个操作制度等管理制度的汇编,从制度层面指导、规范企业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并作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贵州华仁自上而下强力推进体系落地落实,定期检查和评价质量控制情况,查找薄弱环节,督促改进提升。2020年,该公司成立了质量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卓越绩效模式”,推动质量管理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强化质量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改进、提升的过程,其关键在于全员参与、落地执行。为此,贵州华仁大力开展质量培训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员工的质量意识,强化了质量管理工作。
强化技术创新 促进优质发展
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有力支撑。贵州华仁始终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节能降耗,从电解槽技术升级、优化生产组织、重要物机料研发应用等方面入手,整合资源,强化创新,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贵州华仁作为承接中铝股份贵州分公司电解铝产能转移的新建企业,总结贵州分公司多年生产运行经验,并吸收国内同行业的先进技术,创新开发了新型节能电解槽技术和变截面钢棒技术,实现了电解槽高效、稳定、低耗生产。贵州华仁通过强化技术合作,研发了替代原铝母线的稀土铝合金母线,使铝母线导电率提高了5%,每年可节约用电1600余万千瓦时。
贵州华仁根据生产实际,持续优化传统阳极结构,通过研发应用“葫芦形”新型阳极,延长了换极周期,平均换极周期在2019年首次达到了35天,2020年达到了36天,极大降低了员工的工作量,且吨铝阳极消耗比设计值降低了近30千克,每年可节约1.1万吨阳极,降低了吨铝阳极成本,减少了热损失和气体排放量,实现了低消耗、低排放。
该公司通过开发新型铸造铝液分配器,将原有3条铝锭生产线优化为两条,在保障生产需要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铝锭生产线的空耗损失。该分配器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贵州华仁将传统阳极组装单机生产方式改造为双机联合浇铸生产,铸造生产从全天24小时连续作业优化为12小时生产作业,实现了高效节能的生产组织;用电单耗下降了10.3千瓦时,阳极组装成本同比降低12.2%,生产人员由86人减少到65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4.4%,设备可开动率从75%提升至90%以上。
强化市场导向 倒逼质量提升
贵州华仁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确定客户和市场需求、期望和偏好,以追求卓越为原则,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期望,倒逼质量管控标准,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根据客户质量要求,贵州华仁对质量全过程检控下功夫,严把进厂原材料质量关,严格执行检验计划,实施多点采样,对发现的质量异常现象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尽快进行生产调整。该公司以考核促进产品质量提升,不断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检验,检查结果直接与相关当班人员经济效益挂钩,同时强化出厂产品质量检测,助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
贵州华仁针对市场对于高品质铝产品的需求,持续提升高品质产品占比,2019年实现质量创效1360万元。2020年,贵州华仁优质铝产品产量和销量占比进一步提升,实现质量创效1766万元,创造了可观的效益。
下一步,贵州华仁将继续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强化质量管控,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