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区之变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15-05-25作者: 管理员

本报记者     赵敏

初夏的中铝山西企业,草木苍翠,鲜花盛开。走在山西分公司厂区,你会发现原来坑坑洼洼的道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横七竖八的电缆线、电话线不见了,现在整齐地“走”在各自轨道上;积满灰尘的管道被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新衣”——环境的改变,源于中铝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葛红林履职后首站的中铝山西企业之行。

“企业目前虽然有困难,但我们可以买几把扫帚扫扫地,买几把刷子刷刷漆,栽上几棵树、种些花草,美化下厂区环境,让企业展现良好形象,让员工有个好心情吧!”葛红林董事长的话语虽说不重,但听在中铝山西企业负责人张占明、郭顺喜的耳朵里,却显得格外凝重。

“是啊,要让企业展现出良好的央企形象,让员工有个好的工作环境,这是我们企业领导班子必须要做的事!”山西分公司总经理张占明和班子其他成员达成了共识。贯彻落实葛红林董事长“让环境三个月出现一个小变化,半年出现一个大变化”的要求,中铝山西企业开始了为时半年的环境大整治活动。

变不可能为可能

据了解,山西分公司建厂30多年来,氧化铝系统经过不断扩建改造,新老设施并存,工艺设施复杂,再加上设施老化严重,风沙较大,现场环境整治虽然得到重视,但整治效果难以保持,厂区环境距离5S标准和中铝公司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对山西分公司员工来说,每天的活动范围就是两点一线,从家到厂区,再从厂区到家里,如果厂区环境不好,怎能吸引员工留恋工作岗位,一定要让山西企业的环境有个大的改变。”山西铝厂党委书记郭顺喜说。

说干就干。2014年11月2日,山西企业召开环境整治专题会议,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确定整改方向和整改标准,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提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总体思路,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环境治理工作,并以环境整治为契机,综合提升现场管理、设备管理和基础管理水平。

本着“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该企业把环境整治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带领广大员工对生产厂区的浮灰、垃圾、废料和油垢进行全面清扫清理,对设备中存在的泄露点进行密封。第二阶段,对生产现场的管道、物品、物资等进行全面鉴别,拆除废弃无用的旧管道、临时建筑,按照5S管理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定置摆放。第三阶段,绿化美化厂区,对主干道沿线管网保温和管架进行修复,对主干道沿线厂房进行色彩化美化,并整修道路,完善重要区域钢结构等的防腐措施。第四阶段,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引导干部员工珍惜来之不易的整治成果,精心维护操作,减少跑冒滴漏,努力达到“设备无泄漏、安全无隐患、卫生无死角、环境大改观”的效果。

环境整治过程中,该企业加强管理、问责和考核,紧盯目标任务不放松,每日利用晚上时间召开碰头会,了解整治进度,部署整治工作。装备能源部建立每周二设备检查日制度,跟踪检查各单位设备、环境整治情况,下发整改指令;生产系统强化调度指挥,合理平衡液量,减少生产波动,为环境整治创造条件;党委工作部开办舆论监督栏目,对工作不到位的单位进行曝光;各二级单位倒排工期,按区域分片包干,逐级分解落实整治项目……

“厂区真的变了,路面平整了,管道下堆积的废料不见了,厂房里跑冒滴漏基本看不到了,设备运转率提高了,产量提升了那么多。真想不到环境整治能出来这样的效果。”该公司第一氧化铝厂员工张利告诉记者。

“开始整治时,大家都没有想到能治理得这么好,把原来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真是鼓舞人心。”山西分公司装备能源部经理许建刚介绍。

花小钱办大事

“环境整治工作既要高标准严要求,又要量力而行,本着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综合解决环境整治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把环境整治和设备治理、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作为系统工程来抓。”山西分公司副总经理、该企业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郭庆山介绍。

花小钱办大事,各有各的招。该公司第一氧化铝厂将原来外委的收尘项目自己来做,组建了收尘班,掌管全厂所有的收尘设备。收尘班由7名电、钳、管、焊工和1名安全环保方面的工程师竞聘产生,每天对各个收尘点进行巡检,做到了发现问题立即处理,避免了原来岗位人员发现问题后需要层层上报才能解决的弊端。该厂对收尘班实行风险抵押金管理,全年如果发现出现一起安全环保事故,即扣掉相应绩效。收尘班组建后效果显著,成立半年来,该厂没有出现一例安全环保事件,还节约了人工费、材料费、检修费等各类费用支出80余万元。

“这都是我们自己处理的。”看着厂区纬二路管道桥架下新铺设的水泥地,第一氧化铝厂装备科科员胡锋介绍说。今年春节刚过,第一氧化铝厂对区域内裸露的土地进行水泥硬化时,为把有限资金用到刀刃上,将地面硬化任务交给本厂员工。按照“一锹灰、两锹沙”的比例,该厂员工用铁锹将沙和水泥混合调配,每天利用业余时间来硬化路面。20名员工用了50天时间硬化了1200平方米的水泥路面。

“我干三掀,员工干一掀,加起来就是几十掀,虽然难干点,但是只要我们下点工夫还是没有问题的。”第一氧化铝厂精制车间叶滤工段长孙继杰说。原来该工段管道下有半米厚的积料,地方狭小,机械工具用不上,只能凭人工清理。虽有其他工段员工支援,但多年的积料对他们来说还是个“难啃的骨头”。孙继杰带领工段员工利用半个多月的时间清理干净了积料,自己的体重也减轻了13公斤。他风趣地说:“既清理了积料,美化了环境,又减了肥,锻炼了身体,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啊!”

连锁反应

环境整治只是第一步,如何巩固保持环境整治效果,使设备保持高效稳定运行,制造成本具有竞争力是该公司着力解决的问题。为此,该公司想了很多办法,下足了工夫。

各单位都发动全体员工针对本岗位的环境整治难题,提出本质治理方案和合理化建议,还做到了责任无死角。每台设备、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哪台设备出现问题,哪个区域环境不合格,都与责任人直接挂钩。每名员工都把自己负责的设备和环境区域看作是自己的“脸面”,谁都不想因设备和环境出现问题而丢自己的脸。

锅炉15米平台给粉机区域是一个直接和煤粉打交道的地方,其四周地面、设备上到处可见漏粉之后留下的煤粉,给现场环境整治带来了巨大挑战。按照班班包区域、人人有任务、工作有内容、管理有标准的要求,热电分厂把15米平台划归到锅炉车间运行三班,为这片脏乱差区域找到了自己的“主人”。3月12日至18日,在该班班长王仁龙的带领下,岗位员工一有时间就积极主动地来到自己的“责任田”进行清理。清扫中扬起的灰尘呛得人睁不开眼,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叫脏。通过连续多天的辛苦劳动,他们对40台给粉机进行了油污清理和色彩化,恢复了现场照明,对现场栏杆进行了除锈刷漆,使15米平台区域环境发生了很大改观,摘下了脏乱差的“帽子”。

“环境整治搞突击见效快见效好,但一松懈,几天过后,就又可能是油污遍地、尘土满天,实施‘区域包保’后,岗位员工的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有效的奖励机制也让更多岗位员工主动加入到包保队伍中,有效确保了整治效果。”第一氧化铝厂党委书记原卫平告诉记者。

“自己动手参与环境整治,也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环境,大家在这个环境下工作身心更舒畅。”第一氧化铝厂员工侯同义表示。

为巩固环境整治效果,晋铝冶炼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自己投资两万余元购买了一辆二手洒水车,由专人负责,每日早、中、晚五次定时在氧化铝厂区洒水除尘……

中铝山西企业通过开展环境整治大会战,不但改善了设备状况,提升了管理,还促进了生产经营工作的不断提升。3月份,该公司氧化铝实产、商品分别与开展环境整治前的2014年10月份相比,提高了4.9%、15.3%,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吨氧化铝综合消耗比2014年10月降低了85元。4月份,山西分公司实现利润2000多万元,山西铝厂也完成了利润进度目标,实现了生产经营和环境整治的双突破。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