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首条铝电解废槽衬无害化处理生产线成功投运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17-04-24作者: 管理员

本网讯 近日,中铝股份首条铝电解废槽衬无害化处理生产线在包头铝业成功投运,标志着中铝公司对铝电解槽大修产生的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了对铝电解废槽衬无害化处理技术与环保产业的顺利对接。

据了解,电解槽在运行6到8年后大修时清除的废槽衬含有氟化物,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必须在具有“三防”功能的场地进行临时储存,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经与危废处置单位咨询,铝电解废槽衬处置费用每吨高达四五千元,还不包括运输费。这对于每年平均产生大修渣三四千吨的包头铝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此,根据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大修渣管理专题会议要求,在认真贯彻落实中铝公司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包头铝业积极探索铝电解废槽衬无害化处理技术。2016年,按照中铝公司安排,包头铝业与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共同成立技术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铝电解废槽衬无害化处理技术,并投资1500万元在包头铝业电解四厂厂区利用原有沥青库建设首条国内最先进的铝电解废槽衬无害化处理生产线。该生产线于2016年10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

郑州研究院总经理史志荣向记者介绍,国内对废槽衬的研究起步较晚,电解铝企业对电解槽废槽衬无害化处理还没有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少数企业进行过一些小型试验,大体有湿法处理和火法处理两种工艺技术路线。少数电解铝企业采用湿法工艺对废槽衬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只对废槽衬中的废耐火材料进行处理,对废阴极炭块未进行彻底无害化处理。郑州研究院发明的“CHALCO-SPL”技术对电解槽废槽衬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试验做了全面的研究,形成了成熟的湿法处理工艺技术。该方案采用湿法工艺技术,对废槽衬中的废阴极和废耐火保温材料分类、分段一次性进行无害化处理,且不产生新的危险废物。

今年4月10日,该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年设计产能处理铝电解废槽衬1万吨,可全部消化包头铝业目前存量及未来增量的电解槽废槽衬。实验数据表明,经过无害化处理后的废槽衬氟化物浸出浓度为6毫克/升,远远低于国家100毫克/升的标准,属于Ⅰ类一般固废,既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也可作为工业生产原料销售,还能用于制砖建材原料或铺路回填的原料。该生产线无害化处理的成本较外送处置在费用上大大降低,据测算,一年可节约处置费1200多万元,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据悉,包头铝业在立足自身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积极创新生产废料的资源化应用,拟建立区域性电解槽废槽衬无害化处理中心,辐射包头市周边的地区乃至中铝公司电解铝企业,把这项科研技术转化成企业新的效益增长点,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削减和循环利用,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管理。(路平)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