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入海志 甘做“螺丝钉”——记第四届“最美中铝人”、中铝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董学光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3-03-26作者: 苏玉龙

试验检验战线的“白领工匠”,入选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工程数据库名单和中铝集团“飞跃计划”“钻石计划”人才培养计划,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第四届“最美中铝人”……光环颇多的中铝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董学光对党忠诚、坚守初心,扎根一线、埋头攻关,影响带动了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为中铝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扎根一线  从无到有建平台

2014年7月,中铝材料院试验检验平台建设伊始,实验室、试验车间还是一块块空旷的场地。董学光从一根电线、一枚螺丝钉、一本说明书开始,苦心钻研、悉心研读,规划、采购、安装、调试……琐碎的事情用心做、枯燥的事情创新做,凭借踏实肯干的工匠精神,他克服了仪器所属专业分类多、对环境要求苛刻等困难,出色完成了实验室硬件平台建设任务。截至2022年年底,中铝材料院完成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160余台套设备的安装调试并进入稳定运行状态,设备年均检测收入达1000余万元,为中铝科学院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强支撑。

董学光坚守“服务科研、助力科研”工作理念,时常思考如何优化试验检验流程,更好发挥试验检验效能,让科研实验流程更加科学规范,方便广大科研人员设备预约、试验检验、数据处理。他主持建设完成独具特色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实现了实验室试验委托到报告发放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无纸化;参与国家认可实验室认证,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为中铝材料院试验检验中心全流程技术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孜孜以求  脚踏实地搞技术

董学光对于创新有着不同于他人的执着和热情。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上,他总能发现创新点并埋头钻研,全身心地投入科研工作。他总说:“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标准,社会的发展进步往往就是无数以科学实验为基本手段的科学研究推动的。”

每天早上7点半,董学光都会准时出现在实验室,有条不紊地打开试验设备,投入文献阅读、科研实验中。他把仪器室改为办公室,每天坚守在试验检测一线,全身心投入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分析、X射线原位测试技术、晶体动力学等专业研究中。为提高测试精度,使试验测试数据更能反映真实工况,他先后开发出国内第一款X射线衍射用无织构标准样品和用于X射线试验的原位拉伸装置,并率先提出多因素耦合原位测试方法,把温度环境、腐蚀环境融入试验检测,使分析数据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022年年底,严峻复杂的新冠疫情给科研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董学光主动请缨,带头申请驻场工作。他身兼数职,承担多项试验任务,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两不误,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普通科研人员的使命和责任。

截至目前,他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授权20余项,参与起草有色金属行业标准8项,并成功入选《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人才数据库。

乐于分享  努力做好传帮带

2020年,以董学光命名的中铝集团青年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成为推动检测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推广检测技术的“广播站”。只要有空,他就阅读文献学习先进检测技术,动手实践总结检测技巧,率先开展分析测试技术培训讲座。他先后在“科创中铝”“有色金属学会”“仪器信息网”“中国知网”等多个平台作学术报告,分享前沿技术成果。

“刚来公司时,我对试验方法、试验设备不熟悉,一遇到问题就跑到董博士那里去寻求帮助,他不管多忙多累都会耐心帮我处理好每件事。”在董学光的悉心指导下,徒弟王眉眉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从职场新人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检测工程师,在技术能力上、团队合作上得到了显著成长。几年来,通过师带徒、外部技术交流、现场学习等方式,董学光帮助其他分析测试人员快速提升检测技术水平,为科研人员更好地推进工作发挥了传帮带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可以很大,大到飞天入海、颠覆认知,也可以很小,小到改温变序、调整设备上的一枚螺丝钉,检测设备的小小改进,便能为科研生产提供更加科学严谨的数据支撑。”这是董学光对科技工作的态度,也是他踏实敬业、严谨细致工作作风的一贯表现。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