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增效:“明星员工”唱主角
来源: 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时间: 2014-10-28作者: 管理员
降本增效:“明星员工”唱主角
——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第二氧化铝厂磨浮车间岗位明星那些事
□ 见习记者 杨泰祯
今年以来,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第二氧化铝厂磨浮车间围绕降本增效的关键点,积极开展岗位竞赛,竞赛产生的“明星”员工们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自己的本领,为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降本能手之星——于景斌
于景斌是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磨浮车间磨浮片区区长,作为车间骨干,他认真引导着班组开展降本增效活动,并将降本增效专项活动与班组建设结合起来,及时出台了降本增效专项工作考核办法。同时,还通过中州分公司指标货币化平台,调动员工的节支积极性,在员工给出合理化建议的基础上,将指标落实、分解到个人。开展降本增效活动以来,于景斌带领员工以“保证生产稳定,节约更多成本”为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截至目前,共为工区节约费用10余万元。
为了提高磨机产能和工艺指标,降低钢球的消耗量,于景斌通过对磨机电流与浓细度的对比控制,制定了磨机加球制度,有效减少了钢球的使用量。每一次的磨机大修,他都亲自参与,严格按照比例选球,避免一些能再利用的钢球被遗弃。在他的带领下,该片区通过有效的“抠”“控”“选”等方法,每季度为车间节约了钢球费用10万元。
磨浮片区设备较多,流程复杂,检修任务重,备品备件相对比较紧缺,经常会出现设备急待检修时干“等”备件的尴尬局面,“这样的‘等’只会影响我们的生产效率”。于景斌和片区检修班把所有卸下的旧备件进行拆装,重新组合,为工区节约了近万元的生产成本。
在“查碱治水”活动中,于景斌更是带领片区员工对现场所有漏点和设备存在的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统计,然后根据工作量大小和治理难易程度不同,采取先易后难、先初级再高级的方法逐项逐条进行整改。对4号至6号磨机后加矿涉碱岗位,他亲自参与了每一条流程的改造和冲地水管的隔断,保证了后加矿生产指标的稳定性。
岗位负责之星——牛翠霞
“不用干轰轰烈烈的大事,只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不断完善它。”这是牛翠霞对自己的要求。
在三四线磨机系统全浮选实验和改造中,牛翠霞每天都把精力全部放在现场,抽查浓细度、酸碱值、标定药剂量、测量泡沫层厚度、和员工一起调整泡沫刮量、消泡水。一台一台地调整浮选机,观察泡沫变化,为浮选各项指标优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牛翠霞对车间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备用情况都心中有数。每隔一两周,她就会把所有设备的润滑紧固运行状况进行统计,对于易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排查统计,提醒岗位员工在点巡检过程中加强点检。发现设备隐患时,及时联系人员进行维护。“不能因个体设备而影响整个系统设备的运行。”牛翠霞说。在她的“呵护”下,浮选系统设备运转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在闲暇之余,牛翠霞都会上网查询资料,把自己的工作经验写成总结并制作幻灯片,在员工培训中与大家一起交流,帮助浮选操作员工不断提升技能。
安全之星——马忠朝
在磨浮车间,经常能看到一个劳保品穿戴整齐,在生产现场转来转去的员工,他就是磨浮丙班安全员马忠朝。
在企业严峻的生产形势面前,马忠朝主动承担起了班组安全员的职责。多年的安全员工作经验,使马忠朝明白了“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为此他时常上网查阅事故案例,并积极向专业的安全工程师请教学习。
7月的一天,粉矿仓物料粘度过大、下料不好,需要爆破公司协助下料。当爆破人员站到皮带架上,开仓门捅炸药眼时,运输皮带突然启动,马忠朝看到后,马上将运行的皮带停下来,并立即对爆破人员和岗位员工的违章行为进行了纠正,避免了一次皮带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季度开展的安全隐患排查活动中,马忠朝在排查所在岗位的放射源时,发现7号磨机原矿泵管道上用于测量密度的放射源防护罩脱落,他立即汇报车间,并在周围10米处设立警戒线,直到计控室专业人员赶到,处理好后,才撤掉警戒线。随后,马忠朝以一份建议分厂开展放射源危害知识普及的合理化建议,获得了一季度安全之星称号。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