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较真的老专家

来源: 六冶时间: 2014-02-20作者:

爱较真的老专家

——记六冶轧机安装高级工程师薛瑾

多年来,薛瑾先后荣获了有色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省部级优秀工法、优秀QC管理成果等一大批科技奖项。他针对轧机设备安装编写的《轧机设备安装工法》获得国家银质奖,他的论文《1850铝冷轧机入口张紧辊的纠偏调整》被编入《中国科技发展经典文库》。

一身总是沾满油污的工作服,一顶从不离头的安全帽,一卷始终拿在手中的安装图纸,一个总是在安装现场最一线不停忙碌的身影,他就是薛瑾。 一位曾与英、美、德、日多国专家合作乃至交锋过,足迹踏遍国内20余个省份和世界多个国家,多次创造国内安装记录甚至是世界记录、几乎从事过各型轧机、挤压机安装的六冶机电安装公司专家、高级工程师薛瑾。

从曾经的一个青涩少年成长为六冶公司安装技术大拿,从一位普通的技术员到近年来频频荣获中铝公司和六冶公司以及省市各类先进荣誉的先进个人,参加工作31年的薛瑾,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韧性,在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的同时,更向世人展示出了别样的本色人生。

多次与“第一”结缘

在薛瑾的工作经历中,曾有多次与“第一”结缘的佳话,留下了许多闪光的片段。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西南铝一期改扩建四辊-1850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安装项目中,全套引进了第一条生产线,安装该机器质量的等级要求比国家规范还要高一个等级,这是当时对设备安装质量全新的挑战。

第一次接触国外设备,首次安装全套进口轧机,安装精度达到国际一流标准,这对于负责技术把关的工程师薛瑾来说,面临巨大的挑战。为此,薛瑾在全面熟悉图纸和国外设备安装技术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改进安装方案,在国内轧机安装中首次采用测量控制安装法,使该项工程安装的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一举攻克了设备安装中的诸多技术难题,满足了外方的苛刻要求,设备安装一次成功,使在场监督的德国专家十分惊叹,由此打消了外国专家对国内施工企业可能无法精确安装该型设备的疑虑。

此后,薛瑾又在西南铝二期建设中创造了一天时间安装就位6片轧机牌坊的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吊装记录,该类牌坊单片自重超过200吨,是轧机安装中核心控制环节。在该厂三期施工中,薛瑾又第一次接触到了从德国SMS公司进口的2300-CVC六辊高精度不可逆铝板带单机架轧机的安装任务,并再一次创造了奇迹。德国专家提出要用半个月时间组装好全套CVC设备,作为以前从没有CVC安装经验的薛瑾团队,仅用一周就完成了该设备的组装,德国专家忍不住地用生硬的中国话夸赞说:“薛专家,好样的!”

在山东南山、兖矿轻合金、河南中孚特铝等知名的铝加工企业的安装施工中,薛瑾频频创造出各类“第一”的佳话。

较真赢老外尊重

在工作中喜欢钻牛角尖、爱较真是薛瑾一贯的本色。本世纪初,华北某铝加工企业曾引进了一条日本1850-UC六辊不可逆铝板带冷轧机,这也是薛瑾第一次和日本的设备打交道。在完成了绝大多数设备的精确暗转之后,其中在入口导向五辊矫直机调整过程中,安装精度等级达不到设计要求,无法轧出合格的产品。日本专家一直认为是安装就位出了问题,薛瑾对整个安装过程和技术参数充满信心,他在反复校验设备性能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日方设备加工上存在的问题缺陷。设备供方专家无法接受设备加工存在问题的定论,薛瑾始终坚持自己的观念,并在设备无法运到国外返修的情况下,提出了修改和调整安装的意见。事实再一次证明了薛瑾的坚持是正确的,在最终顺利产出合格铝带产品的同时,日方专家代表向薛瑾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搞技术的必须始终坚持严谨、科学、细致的态度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轧机安装进度要达到微米级的精确度,没有一种钻牛角尖的劲头是不行的。”薛瑾经常对他的团队这样要求。

山高人为峰。薛瑾用自己的不懈进取踏上了一座座技术的峰顶,留下了一段段不朽的佳话和传奇。 (李永军 董慎荣)

附件: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苹果版下载

安卓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