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预判风险 前瞻管理

风险是未来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研究未来之不确定性,恰恰是风险管理工作中最引人入胜、也是最核心和最困难的部分。可以说,没有对未来相对正确的看法,就不存在成功的风险管理。但是在企业管理中,这种不确定性很难准确把握,有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的问题,也有对风险感知滞后性的问题,更有多重因素影响程度不一的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我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理解上的偏差。表象的感知与实际的变化,易让人形成认识偏差,从而引发方向性风险。如何预判风险并做到有效的前瞻性管理,这是风险管理从业人员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难题。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数年来,集团领导一直强调“预判风险、前瞻管理”,并多次给予明确指示。秉承这种工作理念,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一些思路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寻找事物发展脉络

无论是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还是国家标准对于风险的定义都集中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目标的影响”,可见“不确定性”是风险最基本的特征。然而,事物发生发展都有其基本的规律,哪怕复杂的经济现象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摸清各种经济因素相互影响的路径,就能对其发展趋势做出大致的预判,风险管理工作就能提前一步,赢得宝贵的时间差。

(一)专项风险研究。

集团主营业务涉及航运、造船、综合物流三大板块,行业关联度较高,其中航运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从2003年下半年起,航运市场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干散货、油轮、集装箱运输市场均出现了上扬,在此期间多数航运企业取得了丰厚的盈利,同时引发投资航运业和新造船舶的高潮,新船及二手船价格不断攀升;然而,自2008年三季度出现暴跌以来,航运市场一直处于低位徘徊,此前以高价购入船舶的航运企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幅亏损,有些企业甚至陷入倒闭的境地。由此可见,把握航运行业周期波动的规律,对于集团战略规划制订、预算制订、投资等重大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集团于2008年底启动了行业风险研究,以干散货航运市场为切入点,通过风险影响路径的定性分析,搭建风险度量模型的定量分析,采取主动方式预判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支持。详见图1:风险影响路径分析的示例。

图1:风险影响路径分析示例

在进行定量分析建模的过程中,项目组共筛查了165个自变量(包括影响铁矿石贸易的自变量3大类88个、影响煤炭贸易的自变量3大类28个,影响运力供给的自变量6大类49个),汇总了几万条数据,针对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分别建立了年度模型、季度模型和月度模型,模型中的自变量数据均采用上一期的数据,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图2是季度模型拟合对比情况示例。

图2:季度模型拟合对比示例

在对行业整体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项目组以集团下属一家干散货业务单位为例建立了收入分布模型,研究不同市场情况下企业预算收入实现的概率,这为集团预算下达、预算调整及预算考核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图3是收入分布模拟计算结果示例(乐观情景是指BDI指数处于1个标准差上界的情形)。

图3:收入分布模拟计算结果示例

任何模型都无法准确预测未来,我们之所以对此进行研究,主要目的还是从多重影响因素中寻找到主要影响点,再从中发现可以用来进行预警的前瞻性指标,据此未雨绸缪,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BDI指数对造船行业而言就是前瞻性指标,造船行业的景气度通常要落后BDI指数两年时间,这就能为造船业提前预警,防范盲目扩大规模、严重违约弃船等风险。

(二)前瞻指标选择。

在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同样需要研究事物发展的脉络,发现风险产生的真正原因,只有这样才能针对风险根源采取措施,达到风险管理的预期效果。例如,2008年原中国外运集团在首次编写风险管理报告时即把应收账款风险列为第一大风险,并由财务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加强了应收账款的清理工作,当年应收账款余额及逾期账款余额同比前一年实现了双降,特别是在金融风险出现前关键的8月份逾期账款余额同比下降了33%,避免了大规模的坏账损失。

在防范应收账款风险时,集团并未就事论事,而是将风险防范重点前移,以业务模式、客户信用为重点分析应收账款的形成,其中更为偏重客户信用的管理,即客户的资产实力、现金流状况及其还款习惯。2010年集团形成了信用管理制度体系,包括《集团客户信用控制流程指南》、《信用政策指引》、《黑名单制度实施暂行办法》及相关表格,并通过视频会议及网络电话会议的形式,邀请外部专家深入细致地讲解信用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如何对客户进行科学的资信评定、给予信用期和信用额度,应收账款管理及催收等内容,帮助二级公司细化各自的信用管理政策。2011年在已有客户信用管理的基础上,集团开始尝试与专业机构合作,加强对客户资信调查,一方面帮助企业在事前迅速了解客户的基本资信状况,另一方面用于鉴定集团已有风险客户名单,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力争从源头发现问题、堵塞漏洞。

当年之所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2007-2008年把应收账款列为首要风险,就是源于我们对内外不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予以了警觉,外部是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会逐渐发酵,内部是政府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并适度收缩银根将造成流动性紧张,进而导致客户资信发生问题。当客户资信发生重大变化时,会出现超出常人预想的应收账款风险。这些因素传导至实体经济领域并产生影响会有3-6个月的时间差,提前采取防范措施会有效规避风险损失。这也是为什么在选取应收账款预警指标时,我们选择了宏观经济、货币流动性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其中逻辑脉络将在后面“宏观经济分析为纲”中作分析)。通过4年多的努力,集团应收账款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形成了业务发展与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同步实施并具备一定预警功能的良性机制。

实际上重大风险都可以通过分析寻找到具有一定预警效能的指标,比如重大合同违约风险,就与市场价格波动存在着密切关系,特别是在价格急剧下行期,重大合同违约风险就会随后提升。关注市场价格波动趋势,能够帮助我们提早发现重大合同的违约隐患。

(三)风险预警机制。

为了对重大风险进行动态监控,集团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建立了风险监控指标,并从2011年3月起每月汇总监控数据提交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在拟定监控指标时,尝试列入了部分前瞻性指标,以实现对风险的提前预警。

如应收账款风险的监控指标之一“中国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幅”,当M2趋于紧缩时预警应收账款风险;再如合同风险的监控指标之一“滚动三个月BDI平均值/行业平均盈亏平衡点”,当滚动三个月BDI平均值长期低于行业盈亏平衡点时,意味着行业内多数企业处于亏损,出现违约风险的可能性增加,提醒相关企业应提前与合同对方进行沟通,积极准备应对策略。除了数据监控外,这份监控指标还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及其对公司主营业务的影响做出说明,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针对当期突出的风险特别加以警示,提请相关领导关注。

针对部分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在行业整体长期不景气的预判下很可能影响到其经营安全的风险,2010年风险管理办公室及风险管理工作主管领导向集团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进行了汇报,集团领导高度重视,专程赴相关公司进行调研,并组织集团相关职能部门研究解决方案,帮助下属公司防范风险。

二、宏观经济分析为纲

集团主营业务为综合物流、航运、船舶制造,这些行业都属于强周期性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因此着力研究宏观经济并分析宏观经济对行业的影响路径,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判风险。下面以2012年年度风险报告为例,将集团以宏观经济分析为纲,针对重大风险进行分析的思路做一介绍。

(一)航运业务。

干散货运输的主要需求来源于钢铁产业链上游的铁矿石、煤、焦炭和粮食。随着国内经济进入结构性调整,固定资产投资减缓、房地产开发受到调控抑制,对钢材及相应的铁矿石的需求大幅减少。此外,由于外需不足、内需不振引发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工业用电量将出现增幅回落,导致煤炭市场需求下降,运量也将相应减少。与此同时,船舶交船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市场整体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且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段。基于以上分析,干散货运输市场将出现整体低迷走势,极端情况下BDI指数或跌破千点甚至创出历史新低。

集装箱运输方面,受欧债危机不断深入的影响,欧洲市场需求量萎缩,美国市场也增长乏力,这将严重影响到进出口增幅,集装箱市场同样面临供需失衡的局面,整体市场仍维持低迷态势。

(二)船舶制造业务。

船舶制造板块作为航运行业的上游产业,航运业长期低迷必定会传导致上游,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寒冬。造船订单将大幅萎缩,船舶造价也将大幅回落,在造船舶船东弃船风险加大。同时,由于人工费等上升导致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率进一步被挤压。

(三)金融物流业务。

近几年伴随着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增加,金融物流业务迅速增长,且相对于传统物流业务利润率较高,逐渐成为物流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利润率相对较高,但由于金融物流业务的特殊性使得物流企业服务范围有所扩展,风险也更大。金融物流业务多数以大宗商品作为担保物,当大宗商品价格发生波动,特别是大幅下跌时业务风险将明显加大,其原因有二:一是商品价格下跌使得担保物价值下降,银行或其他资金提供方资金回收保障降低;二是商品价格下跌通常会导致借款人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甚至是巨额亏损,最终导致其无力偿还欠款。由于经济整体发展乏力,大宗商品也将出现价值回归,以此为媒介的信贷会因此出现较大风险,金融物流业务风险明显加剧。

(四)应收账款。

从宏观的角度看,整个经济中货币流动性的状况也影响着应收账款回收的难易。当流动性增加、货币供应量充足的情况下,多数企业资金充裕,应收账款一般能安全回收;相反,如果流动性偏紧,部分企业就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情况,应收账款变为呆坏账的可能性增加。具体到2012年,市场流动性将受到几个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预计货币政策将出现前紧后松的态势;二是人民币升值趋势出现拐点;三是资本开始出现流出趋势,这将对冲外汇流入时超发的货币;四是企业经济状况整体形势较差。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2012年整体流动性并不宽裕,应收账款风险加大。

现在回顾2011年底编制的风险报告,可以说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经济发展趋势及行业动态,对于集团面临的风险做出了正确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防范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为集团防控重大风险占得了先机。

三、实现前瞻管理

无论是探索事物发展的脉络,还是研究宏观经济对于企业经营的影响,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实现前瞻管理,及时掌握风险发生的“前兆”,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少风险损失。集团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状况的基础上,实现了提前预警风险、预先布置风险防范措施,风险管理作用得以充分体现。

针对航运业滑坡,2011年底集团在编制2012年风险管理报告时,正是基于上述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以及干散货船舶供给量的预测,做出了较为准确的风险预警:“预计2012年BDI指数依然在1300-1700点之间徘徊,极端情况下不排除跌破千点、创出市场新低的可能”,“预计2012年国际集装箱运输仍将持续低迷”。为此,特别要求集团所属相关企业着力改善资产结构,做好应对航运市场长期低迷的准备。同时,建议严格限制航运业资产投资规模,对于已经签订的船舶建造订单,要做好资金规划,确保企业现金流的正常运转。

鉴于内外部环境对企业整体经营造成的不利影响,以及由此可能进一步冲击资金链安全的风险,年度风险管理报告首次提出应收账款、资产负债率控制红线,即2012年集团应收账款总额不超过100亿元、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0%。鉴于2012年上半年货币流动性偏紧的状况,建议下属企业适当紧缩赊销政策,在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的基础上拓展业务。引入定量控制指标更容易将风险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这种尝试未来将在管理提升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基于对2012年整体宏观经济形势的预判,年度报告特别针对金融物流业务中发展最快的物流监管业务提出了风险防范的要求,建议将管理重点放在建立完整的风险防范体系上,本着业务规模的增长须与内部管理能力相匹配的原则,合理控制发展规模。集团下属部分子企业积极落实相关建议,对于金融物流业务中涉及的主要大宗商品还建立了价格监控机制,并在专业机构的协助下,运用数学模型对其价格波动进行早期预警。图4是集团下属公司运用数学模型对于钢铁价格波动引发的市场风险进行早期预警的示例。

图4:市场风险早期预警

四、小结

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体现了一种管理思维和分析方法。运用风险管理思维可以让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所在,能够较早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保障企业健康稳健经营,这就是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的体现。鉴于风险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企业管理者对于风险管理的认识也日趋深刻,每年都会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并且不断地落实在企业管理实践之中。年度风险管理报告从“民意调查”、“体检报告”、“参考意见”直至今日的“指导性意见”(董事会语),充分说明了风险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变化,这种管理理念上的提升恰恰是推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最大保障。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信息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0/09/03 13:46:14